结果不仅得掏了一百块钱赔给罗建国,如今又要出六十块作为份子钱,他还真怕自己的养老钱就这么被折腾光了!希望罗建国以后永远都找不到老婆才好。
秦淮茹恋恋不舍地走出罗建国的屋子:“一大爷、东旭,你们能不能帮我找个工 作?王主任说了,有了工作就能迁户口了。”
贾东旭答道:“你现在想什么呢?你以为工作那么容易找吗?像刘光齐这种高中生找工作还得花一千块钱,三大爷阎解成帮人也花了五百块呢。
就连沈幼甜,罗建国都没给她找过什么好工作吧。
这定量政策一出来,哪家不把工作当成宝贝?”
说到这,秦淮茹眼眶泛红。
家里现在的粮食都紧着贾张氏、贾东旭吃,剩下的是留给小棒梗的残羹剩饭,几乎没什么可以充饥的,她根本吃不饱还要干活。
这生活已经与农村无异。
况且,她看到了自己不如沈幼甜的地方,心里感到危机感。
如果有了一份工作,至少能在沈幼甜面前抬起头,说不定还能让罗建国为当初没娶她而感到遗憾。
易中海也很后悔,要是早点考虑清楚就好了,当时周婆婆家的那个工作岗位其实更应该留给她,而不是卖给老阎。
可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后悔药呀!
离开罗建国家后,王主任与罗慧珍继续翻阅万年历,“明年十月九号,是农历九月初二,非常适合结婚、订婚之类的,要不要选在这个日子呢?”
王主任补充道:“我看这样很好,咱们就定在明天吧。
等到他们俩结婚了,我也可以着手研究怎么给沈幼甜找到更好的工作!”
事实上,王主任并没有遗忘给沈幼甜安排工作的事情。
毕竟她父母都是国家英雄,出于对英烈家庭的责任,王主任也希望给予沈幼甜更多的照顾,希望能给这个孤儿更好的前途。
按照五十年代的标准,婚姻大事是要听从组织安排的:不仅要写申请表,结婚证也要单位签字证明才可以。
罗建国与沈幼甜的婚礼就这样简单地定了下来。
不过好在这种年代结婚,只需一张床、脸盆、痰盂和一个热水瓶就可以了,总花费不超过十五元人民币,收上来的彩礼大多是日用品,并没有像现在那么铺张奢华,比如动辄几百万甚至有些地方要送五个十万加一套房子!
这样的经济负担实在是太大,远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得起的。
安排好了婚事后,罗建国回单位开好介绍信,得到了张所长三天假期的许可。
第二天早上,罗建国穿着崭新的列宁装陪着身穿鲜红色布拉吉(连衣裙)的沈幼甜前往 机构去办理婚姻登记。
恰逢这时,贾张氏正在大吵大嚷,指责罗建国仍然对秦淮茹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