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秩序,琼州一霸

张山风嘲讽的一笑:“帮我干活?”

一声嘲讽,又引来黎族的一阵怒怼。

这一次,张山风没给他们浪费时间的机会,怒喝:“住嘴!你们穷,你们被历代知府盘剥,源自你们无知……”

张山风还没说完,又有一个年轻的首领站了出来:“他骂我们!你凭什么……”

“扔出去!”

张山风没有兴趣,跟他讲什么谁的拳头大之类的。

很无聊。

这里!

现在他最大!

两个雷州卫的士兵,将这个年轻的首领,抬了出去。

张山风扫视一圈,声音转冷:“我下面说话,不希望被打断,那样很不礼貌。

如果有人不想参与,出门,左拐,或者右拐也行,总之不勉强!

不过,以后你们该怎么交赋税,该怎么穷,还是原来那样,甚至新任知府如果狠一点,或许赋税会更高!”

这下没人打扰他说话了,因为那个人不是被叉出去的,是被打出去的!

这厮摆明了是拿人立威。

而且,事关接下来要怎么立规矩,关系到所有人生计问题,不听完到时候肯定会被针对。

张山风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着:“穷,不要紧,穷则思变,就要改变!

昔年,始皇帝未一统天下之时,关中粮草不足,耕地不够,人口不多。

后听吕不韦良言,举国半数之兵,修郑国渠,灌溉关中数十万顷良田,国富民丰,遂成一统天下之霸业!

琼州降雨丰富,有上好水源,每年大量清水流入大海,白白浪费了!

而今琼州区区府县之地,无需动用二十万强兵,也无需十年,只需万余人,修建水库,沟通水渠,引水灌溉,可造良田万顷。

开山辟林,开垦荒地,相信最多两年,在座所有人手上的良田翻倍,土地翻倍,你们还认为再给我干活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时间没有人说话。

当然,这并不是赞同,而是他们不懂。

他们都是普通的小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修水渠,修水库,这些有什么用。

或者说,他们就算知道,也不相信事成之后,开垦出来的土地,会分给他们。

而且,开山,挖沼泽,十分危险,那都是要用人力,甚至是人命去填的。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事成之后,开垦的良田和土地算谁的?

利益分配,也是所有人心头的一个大问号!

很快,张山风给出了答案:“无需担心开垦的土地分配问题,按出工多少分配!”

云山也不清楚张山风的计划,能带来什么好处,但他选择了支持。

现在余知府倒台了,他只能绑定张山风。

所以,云山立即附和:“苗族同意出壮丁三百,请求赋税与汉人相当。”

如果能免去苗族过多的赋税,那么苗族将过上非常富足的日子。

那样的话,他铁定跟着张山风干到底。

然而,张山风立马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苗族现在的田地,大部分是军田和官田。

你们相当于是再给朝廷当佃户,这些田地我没有办法做主。

但是,如果你们跟着我干,新开垦的那部分田地,赋税将与汉人一般无二!”

琼州,目前耕地一共两百万亩左右,朝廷的官田和军田,占了一百万亩以上。

苗族是被朝廷引进到琼州,就是为了和许多朝廷佃户一样,耕种这些田地。

虽然,苗族后来也开垦了上千亩,但与官田和军田相比,可以忽略。

汉人和黎族则是自己开垦的居多,原本剩余的近百万亩田地,足够养活三十多万两族百姓。

但是,这剩余的一大半都在士绅手上!

所以,最后汉人和黎族,总共分到不到五十万亩土地,平均每户不到两亩。

汉人还好,老朱定下的三十税一,不用缴纳太多,穷一些,但日子能勉强过下去。

然而士绅不交税,琼州的鱼鳞册上那么多土地,为了搞业绩,增加税收,历任知府就大部分赋税,落在了黎族头上。

黎族一家人,靠着一两亩田地过活,还被摊上额外的赋税,日子很难。

遇到贪腐的官吏,还要再吃一层,造成赋税过重,有人活不下去,就会搞事情。

这才是暴乱的源头!

然而,源头是无法解决的。

朝廷要交税,军田要养兵,大部分田地在士绅手里……

这些都没办法解决,那么只能从耕地面积上面着想。

这就是张山风今天来此的主要原因,从另一个角度解决问题。

大批量的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