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百姓识字率,大明报社的基础

对于张山风的小心思,当然没人知道。

不过,朱佑樘却是知道报社的作用。

他故作不知的问道:“张爱卿刚刚说,你有办法,不仅不会消耗国库银子,还能增长进项?”

张山风神秘兮兮的咧嘴一笑:“臣请求,成立大明报社,独家经营!”

报社的想法,张山风其实刚刚穿越到大明,就已经试过。

可惜!

那时候纸很贵!

在大明,纸不是擦p股的!

纸是读书人才会用的东西,光成本就高的一塌糊涂。

这一点,张山风以琼州炼糖厂的残渣,创办了多个造纸厂,才有所改善。

再加上,他为了创办学校之后,运输教材太麻烦,节约运输成本。

于是,在很多府县都创办了造纸厂,方便学校就地印刷教材。

纸的价格,才偏向低廉。

之后,张山风一直在等!

除了等造纸厂的继续普遍,他同时在等另一件事。

百姓的识字率!

从弘治二年,到现在已经六年了。

六年后的今天,大明学校已经累计教会了数百万,甚至是一两千万的人识字!

大明百姓的识字率,不敢说三五成,至少一两成还是有的。

也就是说,大概十个人里面,就有一到两个人,能够认字!

差不多平均每家每户,都能有一个识字的人!

而且!

大明百姓的识字率,只会越来越高。

这样一来,大明报社才有意义,人们才能看得懂,才会去关注报纸这种东西!

百姓的识字率提高,才是大明报社的基础!

最后一项就是:收入!

虽然粮食价格暴跌,然而事实上,各家各户的粮食收入更多了!

虽然,现在想存银子更难了。

但是,想存粮食,却更加容易了。

温饱解决了,才有心思,去关心那些有的没的!

他们才有能力,去关心那些有的没的!

否则,饭都吃不上,他们怎么会去关心,孩子识不识字?

这些东西,作为这个时代,无法看清大局的官员,自然是不懂的。

此时,大殿内一片嘈杂。

所有官员还在交头接耳,都在讨论“大明报社”是什么鬼?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张山风葫芦里,想卖的是什么药。

但是,毋庸置疑!

这家伙又想玩儿垄断,又打算吃独食,自己一个人肥!

就不怕噎死你!

朱佑樘第一时间赞同,而是看向一众文官:“诸位,意下如何?”

他当然是赞成的,但是他要让文官自己赞成。

这才是幕后之人该做的。

内阁大臣李东阳出列,然后拱手一拜:“陛下,请问……?

大明报社是做什么的?

司职什么?

如何运作?”

张山风翻了白眼:丫的,不仅想抄袭大疯哥。

还想让大疯哥,手把手的教你,怎么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