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总归是喜欢东拉西扯。
端起第四杯,张山风问向刘璋:“刘尚书客套的话,本官也说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才是本官的来意。
刘尚书对大明的化肥、自行车、水泥、红砖、玻璃等各类工厂,有何看法?”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刘璋的想法,与很多儒生官员一样,认为这些都是奇巧淫技,不值得一提。
那么,今天就真的是浪费时间,前来送别。
好在!
工部待了这么多年,刘璋也不是腐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对于先进工艺,所起到的作用,对百姓和生活,以及战争的影响,深有感受的。
刘璋思考了一下,然后点评道:“利国利民!
堪称与造纸术,一样的鬼斧神工之技。
如若,老夫能再活几十年,看看工艺能再上一层楼。
大明的百姓,都能住上红砖水泥的房子,人人不再为寒冬所苦;
大明的田地,用上更厉害的化肥,亩产更多,人人不再受饥饿所困;
大明的道路,修到家家户户,自行车价格再低廉一些,人人可以畅行天下。
此乃盛世之治,远超大唐!
届时,陛下与张公,都将名留青史,永垂不朽!
老夫也死而瞑目了!”
这是实话!
大唐盛世,是历代帝王的追求!
可惜!
大明建国之初,战乱频频,满目疮痍,花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才有永乐短暂的盛世。
比起大唐百年盛世,永乐盛世太短了!
但是!
哪怕是盛唐,也没办法做到,天下没有人挨饿,天下人都不怕寒冬,以及道路修到家家户户!
这样的盛世,是刘璋所期待的!
然而!
如此高的评价,迎来的却是张山风轻蔑的一笑:“盛唐又算什么?
刘尚书小看了陛下,也小看了本官!
本官且问你,陛下登基才多久?
本官又用了多久,就达到如今的繁荣生机?”
刘璋眼中闪过一抹惊骇,双目圆睁:“陛下登基……不足十……十年!
张公辅……辅政,亦不过十……十年之数!”
所有文官都忘了这个时间!
这些年,张山风和朱佑樘的手段,从一开始就很老辣。
到如今,君臣一唱一和,堪称绝配。
他们布局机深,将一众官场纵横几十年的老臣,玩弄于股掌之上。
所以!
一众文官早就将张山风和朱佑樘,当作跟他们一个年纪的对手。
然而!
刘璋此时才意识到一件事:陛下和此子,都不足三十岁!
他们还有很多个十年!
很多个十年之后,天下在他们手中,会发生什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璋有些后悔了,他后悔辞官了!
他想看一看,再过十年,或者二十年,会发生什么。
甚至!
能活下去的话,他想看看三十年,四十年之后的大明,又会是什么样子!
张山风替他回答了:“本官可以告诉你!
几年之后,或有可能造一物,无需柴火,可照亮黑夜!
此物乃曰——电灯!
本官已有眉目!
亦或可再造一物,无需牛马,日行三千里!
且驮扶万石粮食,载数千人,从琼州到京城,不过两昼夜耳!
此物乃曰——火车!
虽有进展,但此物尚需研究。
本官还可能造一物,天涯如咫尺!
就算远隔万水千山,亦无法阻止你与他人的谈话,如同亲友就在身边!
此物……
本官已有部署,只待好消息!
这些东西,不知刘尚书信否?”
刘璋一脸愕然,喃喃道:“照亮黑夜?
万石粮,日行三千里?
万水千山,天涯咫尺!
这些,真的能做到吗?”
在他的理解里,这些东西,只有神灵可以做到!
张山风点了点头:“本官保证可以!
不过,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人才!
也许,有些东西,本官这辈子都未必能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