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应州
一骑出城,带着张山风命人准备的文书,奔向乱军军营。
文曰:“太祖崛起于微末,太宗纵马定山河……
夫文有文斗,诗有诗会,好不热闹。
佳片传万古,名士书风流。
然吾辈镇九边,血战无算,驱鞑虏,巡山河,岂有片文以载之?
今两军对阵,虽政见不同,各为其主,却不失醉卧沙场之慷慨。
吾以武为名,斥赏万金,广邀三军,角力会武,搏勇者一笑!
……
诸君,敢战否?”
大致意思就是:大明马上夺得天下,以武立国,发展到今天,却是崇文抑武。
那群什么事没干的文人,有事没事就搞个茶会诗会,酸不拉几的文章,都能传颂天下,被世人赞颂,名传千古。
凭什么我们戍守九边,日夜厮杀,却籍籍无名呢?
现在,我们虽然两军对垒,只是各为其主罢了,并没有世仇。
这个战场,只有男儿沙场厮杀,醉卧沙场的慷慨激昂。
今天,我以武为名义,不惜下血本,挥洒数万黄金,来一场属于血性男儿之间的决斗。
除此之外,还要将这次武会,传遍天下。
你们乱军,敢不敢来战呢?
一众将领眉头深皱,尽皆思索。
他们都是军户出身,对于大明的文武不对等,心里其实是很不爽的,没人希望一样的品阶,被文官压着。
但是,这是大明的国策!
自宋朝,至洪武,都是这样。
尤其是土木堡之后,死了太多的高阶武官和名将,武将地位跌落谷底。
这个局面,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
哪怕,类似成化皇帝那样崇尚武功的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封赏三军,提拔将领,甚至甩出过几个爵位,让武将待遇好了不少,却也没想过改变这种格局。
张山风此举,无疑是想动一动,这种文官高高在上,文人高人一等的局面。
这活儿,搁到平时,二话不说就干了。
但是,现在是在打仗!
所以,一众将领犹豫不决,选择沉默。
更何况现在的话事人,大同巡抚刘瓛是文官!
他肯定不想看到,自己的地位被动摇!
否则,他更加无法制衡这些武将了!
果然!
刘瓛丝毫没有犹豫,直接下令:“拖出去,斩!”
他冷眼扫视了一众武将,冷哼道:“此为那个狗官的计谋,诸位莫要被算计了!”
在刘瓛看来,虽然不知道张山风想搞什么,但不需要思考,他也能肯定,这是来动摇军心的,想要弱化他的统帅力!
妥妥的阴谋!
使者推开两个卫士,肆意大笑道:“无胆鼠辈!
我骷髅师主帅张公,胸襟开阔,放下私人恩怨,广撒钱财。
为的只不过是搏三军一笑,为军中勇士正名,岂会有假?
如何作假?”
一位武将挥退两个拉扯的卫士,神色冷漠的看向使者,询问道:“两军厮杀若久,那狗官突然搞什么武会,不是阴谋,又会是什么呢?”
显然,他意动!
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万金,尚且还是其次。
传遍天下的名声,才是真正令人心动的!
因为,这代表皇帝也能知道,有你这么一个人!
那就代表,你很容易就被提拔了!
使者冷笑回应:“我家老爷说了,若你等敢应战,武会便设置在城外!
只需派出参战之人和传令兵,不需要入城。
三军只需严守营寨,我家老爷如何能算计于你等?”
至此,使者的心,总算安定下来。
没有第一时间被斩了,就表示有的谈!
怕就怕,精心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还没说,就被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