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何鼎的旧主子!
或者说:何鼎从来只有一个主子,负责盯着朱佑樘的一举一动!
所以,周氏自然知道:朱佑樘所谓的“闭关”是假的。
从头到尾,她都没有干扰过朱佑樘的“修道闭关”,一直冷眼看着朱佑樘表演。
朱佑樘淡漠的看着周氏,冷冷的质问道:“太皇太后是否已经暗中派人,对张山风动手了?”
非常简单直接。
这一刻,他的称呼都变得很官方,表达了内心的愤怒。
历朝历代,宫里能矫诏,敢矫诏的人不多!
在这个内宫,除了真正的修道的太后王氏,以及政治白痴的皇后张氏,也就剩下城府极深,手段深不可测的太皇太后——周氏!
所以,司礼监传旨的蒋琮,被云衣用了无数种方法折磨,愣是至今都不敢开口。
所以,朱佑樘对于矫诏一事,从未想过彻查,也对于张氏兄弟在外面的一通整活儿,选择了视而不见!
所以,大同那么多的将领,一听到是太皇太后的意思,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出兵!
因为,他们背后的人,连当今皇帝,都不能将她怎么样!
太祖有规定:后宫不得干政!
但是,这并不代表后宫会不干政!
周氏,历经四帝五朝,暗中布下了多少棋子,没有人知道。
太皇太后对待朝局的态度,总是很淡然,似乎没有什么能让她操心的。
老太太每天念念经,赏赏花,听听曲儿,很惬意的养老生活。
她看起来与寻常老人家,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宫里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她也是一位政坛高手!
她的手,曾经伸向了朝堂内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早年成化皇帝登基,就有人评价过周氏:“宪宗即位,贵妃阴恃子贵,密嘱内监夏时,参预阁议。
时,乃狐假虎威,呵叱大臣。
若非彭时等守正不阿,鲜有不为所摇夺者。”
意思是:成化皇帝刚刚继位,周氏私下里凭借自己是皇帝的生母,秘密嘱咐太监夏时,参与和干预内阁议事。
夏时就狐假虎威,经常呵叱大臣。
到最后,除了彭时几人坚守自己的意见,其他人很少有不被动摇决定的!
周氏当年暗中干预了朝政!
所以,周氏手下是收拢过一批文武官员的!
只不过,这些年文官被清洗太厉害了。
当年成化皇帝独宠万贵妃,万党刮起过朝堂风波,排除异己,清理了大量不合群的官员。
其中,就有效力周氏的官员。
从诛心的角度说:周氏当年庇护朱佑樘,可能也有政治投资的意思。
她当时的用意,可能是为了制衡万贞儿!
后来,朱佑樘登基,也用上了自己的心腹,朝堂又一次大换血,太子党起飞,纷纷升迁。
至于效力于周氏的官员,谁躺枪,谁走运,没有人知道。
到现在,文官几次抱团,在与皇权的对抗中,败下阵来,其中文官的心里和阵营,已经经过了多番变化。
恐怕,如今朝堂上,已经没几个,还真正效力于周氏了。
所属势力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击下。
无论是不得已,还是她认同了朱佑樘。
最近这些年,周氏渐渐的隐退了下来,过起了养老生活。
但是!
效力于她的武将方面,却是没有大的清洗。
甚至,因为庆云侯等人的走私,与武将利益连接,变得更加紧密了!
很多效力于周氏的武将,除了卫所的正常调动,不仅没有被清理,反而好些人还坐上了指挥使、同知、佥事等等高阶武将!
虽然,如今这些武将翅膀硬了,没有前些年听话了。
但是,这一次张山风动作太大,一系列的改革,挖到了这些武将的根基。
于是,上有命令,下有恩怨,武将恨透了张山风。
不管是不是对周氏表忠心,还是出于自身利益,一众武将选择了对张山风动手。
甚至,在华服之人的奔走下,不仅仅那些效力于周氏的武将,还顺带的拉拢了大批的卫所武将。
他们都要弄死张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