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朱佑樘按计划提出了,要兴建图书馆之事。
显然,昨天他并没有说服两部官员。
不出意外,迎面而来的,是一声又一声的反对。
内阁,六部,御史都是带头反对的,甚至连武将都有人加入反对!
这次坚持要在各县设立图书馆,是为数不多的,朱佑樘亲自出面的提议!
同样,也是为数不多的,满朝文武,比较齐心,都要反对的。
陛下那所谓“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提议,在满朝文武看来,都是天文数字的财政支出!
张山风则一脸昏昏欲睡,根本不想参与辩驳。
昨天的一通说辞,让张山风改变了想法,不反对建立图书馆。
但是!
张山风更清楚,他不能出言,更不能支持!
否则,就会有更多的人,为了反对而反对,引发更加强烈的反对!
大明朝堂,不知道什么时候养出的坏毛病,不以提议决定态度,而是以人来决定支持与否。
以张山风的树敌情况,一旦表态,就会变成朝堂争斗,性质立马变了。
他不表态,其实就是支持。
这场与文武官员的斗法,只能朱佑樘自己来!
看着一声又一声的反对,朱佑樘有点体会张山风的感受了,脸色逐渐就冷了下来。
好话说尽,不管用?
那就上硬菜!
老虎不发威,所有人就忘记了,谁才是领导!
只见朱佑樘冷着脸,寒声问道:“诸位爱卿,朕欲恩泽四海,教化百姓。
让更多人读书,为大明再添无数人才,此法有何不妥吗?”
徐溥颤颤巍巍的走出来,用着几乎病入膏肓的语气劝道:“陛下欲让天下人读书,此乃莫大宏愿。
臣等理应支持!
然而,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治大国,如烹小鲜!
凡国之大事,切忌急功近利,需缓缓图之!
臣以为,可以先在两京试行。
盖十座图书馆即可,如此百姓有书可读,万民沐浴皇恩,户部也不用开支太大,国库仍能保持充盈,岂不美哉?
陛下以为如何?”
朱佑樘立即反驳:“两京之地,能有多少百姓呢?
假若只盖十座图书馆,能让多少人读到书呢?
三千还是五千,三万还是五万呢?
徐公,你告诉朕,上次人口清查,大明有多少百姓?
是一亿四千万!
这还是没算上交趾布政史司,以及偏远之地的!
朕要的是,天下之民皆可读书,天下百姓之子女,皆可成才!
而不是做做样子,攒那么点功绩!”
天下之民,皆可读书!
多么宏大的愿景,盛唐都望尘莫及!
徐溥热泪盈眶,能遇明君如此,夫复何求?
但是,他真的时日不多了,看不到那一幕了!
嘴里念叨着什么,徐溥仰天一叹,隐约间只能听清几个字:“能否向天再借二十年!
很想看一看大明的盛世,远超盛唐的盛世……”
然而,徐溥是不反对了,有人却站了出来。
盛世,愿景,很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