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整个早朝,成了张山风和朱佑樘的双簧表演。
君臣二人,几乎承包了所有的讨论事项。
显然,面对早有准备的张山风和朱佑樘,文武百官毫无准备,被打得措手不及。
首先,要搞武会。
刚刚提议,都没等文官反对,也根本不给反对的机会。
一众武将就安排上了,开始了举荐,连人选都早就想好了!
很明显,这是早有预谋的!
张懋昨晚收到密旨,早就把任务布置下去了。
这是武将手下小弟们,出头的好机会。
这是能与文官最大的文会,相媲美的武将盛宴。
他们不可能允许文官搅局!
有心算无心,几乎没有费力就已定大局!
一众文官看着武将不容置疑的举荐,大多兴致缺缺。
很多文官不知道,孔子提出的君子六艺,其实不仅仅只有死读书。
其中的射和御,分别是射箭和驾驭战车或者骑马。
这是最基本的骑射基础,孔子是希望儒家士子习武的!
甚至,有传言孔子本人的武力值,或许不低于一般的猛将!
孔老儿是能上阵厮杀的!
这一点被所有文官遗忘了!
如今的儒家,礼假了,变得弄虚作假,变得道貌岸然,只在乎其形而忘却其质。
如今的文人,乐变了,留恋青楼,风花雪月,不追求典雅与共鸣,而只在乎浮华与艳俗,难道这就是乐吗?
如今的学子,数忘了,诸多秀才,连当账房的能力都没有,不靠亲友的接济,连日子都过不下去这就是数吗?
如今的文官,书薄了,除了四书五经,他们眼中没有其他的书,容不下其他的书,也不想想当年孔子的时代,没有《论语》《春秋》,孔子读的是什么呢?
总之,文官也好,士子也罢,除了一张嘴,啥也不剩了!
所以,他们对待武会十分冷淡,要不是怕逼急了,怕武将团结反扑,可能阻力会非常大。
不过,饶是措手不及,文官还是不准备彻底缴械。
他们还要挣扎一下!
礼部尚书徐琼见状,连忙出列建议:“启禀陛下,陛下十几年来,第一次举办生辰,可喜可贺。
如今大明一扫前朝阴霾,国库日益富庶,国力日益强横,理当大庆,以章天威!
如此空前盛典,当举国欢庆!
那么,武会举办了,文会切不可落下!”
你们搞武会,咱们搞文会,谁怕谁啊!
果然,徐琼的提议,引得群臣赞同。
要搞,大家都搞,你方唱罢我登场就是!
朱佑樘点了点头:“此言有理,刚好最近不少文人士子入京。
这些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材,有他们在,想必文会不比武会差。
此次就来个文武双会,各展所长!
传朕旨意,无论文会武会,都有奖励,大奖励!
文会魁首者,赐进士;前十者,入国子监,赐贡生!
武会魁首者,赐百金;前十者,赏银百两,官进半品!”
户部尚书周经一听,有点犯难了:“陛下,这些士子入京,是……是为了声讨谢公的!
最近谢公被气得吐血,至今未见好转!
此时留住这些人,怕是谢公……”
他的话没敢说完,怕是谢迁继续被恶心下去,活不到文会!
张山风暗自冷笑,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朱佑樘犯难了,无奈的看向刘健:“刘公,谢公之事,劳烦多费心了!”
言外之意:你好好劝劝那老头,名声是重要,但命更重要!
给张山风低个头,答应了认女,赐婚,啥事都没了,何必非要死扛呢?
刘健脸色冰冷,不得不应承道:“臣试一试!”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再耗下去,谢迁大概不死也差不多了。
要跟张山风斗,首先你得活着,死了还斗个屁!
此时,户部右侍郎许进有些担忧,上前劝道:“陛下,文人士子多喜风花雪月,好风流,消耗甚大!
最近,不少关于文人士子争风吃醋,闹事者甚多。
甚至,有钱财耗尽者,因赊欠不还者,常与店家发生争执。
臣建议,应当尽早疏散文人士子,劝其离京。
可由当地府县,推举参与文会之人,文会不需要那么多人,数十人足以。
其他人驱逐出京,责令返乡,以确保京城秩序!”
许进,成化朝时期,因为弹劾了当时的户部尚书陈钺,被汪直陷害,丢到了诏狱。
后来,他被还是太子的朱佑樘捞出,偷偷送到了塞外,给张山风做秘书。
许进在塞外,亲眼见证了骷髅师的崛起,跟着张山风一锄头一锄头的,在蛮荒的塞外,建立了百万亩玉米地。
在塞外的抗击鞑靼和劳动过程中,许进洗去了文人的虚浮,逐渐认识了火铳,快炮的厉害,也更看清了农业科技的厉害。
理论上,这是妥妥的,张山风的铁杆。
朱佑樘登基之后,许进因为不畏强权,顶撞巅峰时期的汪直,对其头马下手,充当太子党的开路先锋,让他在文官集团,得到了很高的声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许进凭着当年太子党的红利,以及自身声望和资历的积累,已经进入户部,升任户部侍郎。
在这十几年来,张山风几乎没明面上联系过许进,也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许进去过塞外,而且一呆就是四五年!
昨夜,张山风第一次联系了许进,让许进暗中支持他!
为了成立巡捕房,将大明政法分离,张山风决定,动用这枚埋了十多年的暗棋!
但是!
情况与张山风想象的不一样:许进虽然支持张山风改革,也认同张山风的理念。
然而!
他却并不支持张山风创立巡捕房!
原因很简单:他自己也是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