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为远征军找对手,下一个被灭的是谁?

太热情,受不了!

每年来意思意思就行了,别真把老朱家当提款机了!

虽然,朝贡上闹出不少笑话,而且很多时候,周边小国都是穷p,更没啥好东西纳贡。

反而大明为了面子,展现天朝风范,给的回礼十分厚重。

大明每年在给前来朝贡的番邦小国回礼方面,可谓是亏麻了。

但是,也不全然是坏事。

至少,一百多年来,与这些小国的确没有大的战事发生。

反而是那些小国,一旦大明拒绝接受朝贡,不仅亏了一笔收入,还要提心吊胆,害怕宗主国会派军前来友好访问。

这样一来,南边虽然小事不断,但大事没有,基本算安定,就可以集中兵力,安心跟北方铁骑互相问候了。

从战略上讲,南部的安南,占城,爪哇,暹罗等地方都是农耕小国,威胁远远不及北方蒙古骑兵,最多就是村级械斗。

所以,当年洪武皇帝的这一政策,在当时来说是无可挑剔的。

但是!

时代变了,策略也要跟着变!

如今大明兵强马壮,再非昔日可比!

北面有骷髅师驻扎,北伐军日益强大,士卒枕戈待旦,摩拳擦掌。

虽然,鞑靼依旧时不时的来边镇劫掠。

但是,如果他们跑的不够快,随时翻车。

这些年,鞑靼前来劫掠,一旦被明军围堵,死伤越发惨重。

而且,骷髅师不是只会防守,反向劫掠鞑靼是常态。

而今,塞外的鞑靼俘虏,已经比骷髅师的家属都多。

随着俘虏人数的增加,开垦难度越来越大,距离营寨越来越远,地都不够分了,不得不运往辽东,去帮忙挖火山灰。

北面,已经不足以威胁王朝安危了!

然而,南边小国却依旧不安分。

今天抢你几块地,明天打你几个人。

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对此,地方府县无力管辖,老百姓苦不堪言。

长此以往,边境老百姓离心离德,对王朝的认同感不高,或者是举家迁移,造成田地荒芜,地方府县贫困,长期需要朝廷赈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对于高速发展的大明来说,十分难受。

不仅要解决众多失去田地的流民,还要面对土地流失,地方财政收不上来,越来越穷,造成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更加麻烦的是,常年的消极处理,助长了这些藩属国的气焰,认为大明好欺负,行事越发张狂。

这一现象,在灭了安南,建立交趾布政使司之后,短时间得到了遏制。

但是!

十多年了,人们已经忘了,那支杀戮之师,以碾压姿态,屠杀而过的敬畏。

于是,前几年大古剌和底马撒胆子肥了,竟然敢杀天朝使臣!

虽然,事后大古剌和底马撒面对朝廷举兵攻伐,选择了上表乞降,诡辩不知者无罪,更是进贡大批香料和黄金。

但是,他们依旧没有提供,朝廷修路需要的壮丁和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