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于朝堂之上,谋划朝堂之外,另一处战场的权斗

大明狗腿子 一念烽火 2726 字 22小时前

午膳过后,大明农业大学内,关于礼部对番邦的回礼,以及派遣夫子教导蛮夷一事,张山风被大部分文官嘲讽。

然而,当这些嘲笑者看了看脸色深沉的内阁诸公,又看了看几位神色莫名的部堂,他们瞬间感觉事情不简单了!

有人顿时醒悟:这里面有道道!

他们或许一时半刻还没看透真相,不明所以。

但是,与张山风打交道这么多年,他们肯定知道一件事情。

杀胚绝不是莽夫!

他比那些养了一大群智囊的武将,手段强了可不止一个档次!

所有人都记得,儒家是如何被杀胚算计,用一个不起眼的大明学校,给折腾得半死不活的。

所有人都知道,杀胚的每一个布局,都可能牵扯一个更大的阴谋。

现场顿时噤若寒蝉,极度安静。

刚刚还在嘲笑张山风的文官,尽皆眉头紧锁。

他们非常肯定:这个杀胚,肯定不会吃饱了撑着。

他们已经知道,杀胚在坑那些蛮夷。

只是唯一不能确定的是:杀胚这次会不会是挖一个超级大的坑,连他们一起埋了呢?

只是,任凭一众文官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怎么牵扯到他们身上。

李东阳略带凝重的看着张山风,询问道:“张公莫非是想仿秦制,书同文,车同轨,将番邦彻底归入大明?”

众人恍然大悟,呼吸急促。

如果能行,那将是千古功绩,比肩始皇帝!

届时,大明在疆域上,将一举超越大唐盛世!

如能功成,他们这些文臣,将名留青史,万古流芳!

就连已经知道内幕的朱佑樘,都感觉心潮澎湃,锦袍下的手都略微颤抖,极力压制着心中的躁动。

然而!

徐溥给了张山风致命一击:“张公所谋者,千古伟业!

老朽佩服!

然,国策不可改!

此法不仅有违太祖高皇帝所定之策,不宜妄动。

亦有可能激起番邦王公贵族的反抗,酿成大战,致使百姓遭殃!”

大明的国策是羁縻制度。

简单的说,就是以威慑、笼络等手段,让周围的小国或者部落臣服。

这种制度并非大明首创,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只不过大明玩的比较溜罢了。

现在,张山风不玩这种手段了,不接受表面臣服和朝贡,改玩文化输出,想用另类的手段,彻底收编这些宣抚司和宣慰司。

甚至,言下之意,连吐蕃,暹罗,朝鲜等国,也要一并拿下!

这无疑是颠覆了,老朱定下的国策!

更加重要的是:人家番邦也是有一套领导班子的!

朝鲜、暹罗等地有国王,有大臣,云贵之地有土司,有族老。

这些人可不像大明的文官,搞个科举,读读书,考考试,就当官了。

这些人都是经过残酷的权力斗争,或者经历家族内部竞争,优胜劣汰留下的。

小国政权交替频繁,能掌权的,不说个个是人精,至少蠢材应该不多。

他们大部分人或许看不透你张山风的算计,但是只要有一个人看清了,就会酿成大祸!

原本人家每年派人来磕个头,认个怂,你好我好大家好,相安无事的和睦共处,完事儿了,还能拉一车丝绸茶叶回去,不知道多好。

但是,你现在要忽悠他们的老百姓,让他们的老百姓从心底里认同大明。

并且,在明面上,教导他们的老百姓,他们的国王或者土司上面,还有一个爹!

更致命的是:居然给他们的老百姓灌输君君臣臣,而且这个君,不是他们的国王,是天朝皇帝!

天天在他们的地盘,宣扬要听天朝的,要听天朝皇帝的……

这不就等于逼着他们造反吗?

否则,哪天天朝圣旨到了,都不需要经过他们这些国王或者土司,就可以直接命令他们的老百姓!

这还得了,赤锅锅的架空!

都这样了,还不反的,不是怂,就是蠢!

李东阳压下心中的躁动,叹了口气,赞同道:“徐公所言有理,太祖定策,自有其道理。

番邦之地,贫瘠不堪;

番邦之远,鞭长莫及;

番邦之民,野性未泯。

张公之谋虽精妙,然而却不可行。

且不提番邦地处偏远之地,朝廷无法实时掌控;

亦不提蛮夷民风不定,能否教化;

就说这数百万之民,若仰慕我朝富庶,疯涌而入我朝,势必造成流民遍地!

如此,则朝廷势要安置这些流民,国库必耗损严重,百官疲于忙碌,我朝百姓亦可能被骚扰。

是以,后患无穷!

此法,虽大功绩,而当慎重!”

李东阳所说的,并没有毛病。

谁不喜欢繁华之地,谁不想去花花世界,谁不爱天上人间般的京城呢?

也许很大一部分人安土重迁,只想安安心心的在老家种地。

但是!

别忘了,有个东西叫天灾人祸!

万一村里出了个恶霸,或者老天来个洪涝旱灾,活不下去了,你搬还是不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