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慷慨激昂的讥讽,听的一众学子是醍醐灌顶,大疯哥骂的是酣畅淋漓。
然而,被骂的可就不爽了。
这里当官的,可有不少人是大儒的学生!
这里当官的,也有人是大儒!
“你……”
“竖子,竟敢侮辱我师,侮辱儒家,本官与你势不两立!”
“混帐,休得猖狂……”
“……”
张山风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一众文官声讨。
如果不是张山风从腰间掏出手铳把玩……
恐怕,他已经被围殴了。
别以为这是开玩笑,这是真的!
大明的官场,真的会动手的,而且真的会死人的!
午门血案,依旧历历在目!
正统十四年八月二十三庚午日,北直隶京师午门,朝廷官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锤死王振同党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等三人!
注意,当时还是当着景泰帝的面,垂死了锦衣卫指挥使!
最后,兵部侍郎于谦的急中生智,使得参与此事的官员均没有受到惩罚。
还没有处罚,杀了等于白杀,有木有!
所以,张山风一早已经掏出手铳,谁动他,谁得死!
前车之鉴摆在那儿,他可不想变成马顺!
大疯哥敢这么浪,自然是早有准备的!
大疯哥知道你们文官胆肥,不怕死,知道你们能捶死人。
但是,你们怕不怕被大疯哥白白打死呢?
左都御史秦民悦抓住了张山风的把柄,立马向朱佑樘跪下,指责道:“陛下,此子竟然藏有兵器在身,意图不轨!”
立马有人附和:“此子竟敢以兵器威胁我等,甚是嚣张!
请陛下拿下此贼!”
“请陛下,拿下此贼!”
这番话点醒了众人,赶紧跟着一起跪下,向朱佑樘施压。
带兵器面见皇帝的,不是没有。
剑履上殿,在很多朝代都有,也不都是曹操,董卓这类奸臣。
如汉之萧何,可是流氓邦给的荣誉,总不能是大奸臣吧!
但是,在皇帝面前把兵器拿出来耍的,肯定是大奸臣!
如董卓,动不动就砍了朝臣。
毕竟,皇帝让你穿鞋带剑上殿,是给你荣誉,让你威风一下,爽一爽。
过把瘾就算了,别蹬鼻子上脸了。
要是拿着这份恩赐,去作威作福,那就不叫爽一爽了,那叫僭越!
类似董卓,曹操这种,皇帝就是个傀儡,所以僭越与否,无关紧要。
但是!
朱佑樘可是正儿八经的,掌权的皇帝!
而且,他心里对标的是始皇帝,唐太宗等千古一帝!
在他面前秀兵器,把玩火铳,威胁群臣?
这要是换了任何一个人,恐怕早就被锦衣卫拖下去了。
然而,这个人叫张山风!
所以,朱佑樘冷哼一声,沉声道:“还不收起来!”
张山风眼见朱佑樘放话了,而且文官也趋于冷静,也没继续得瑟,将转轮手铳别在腰间。
这是最顺手的地方!
秦民乐依旧不依不饶,继续弹劾道“陛下,臣弹劾张山风,私带兵刃,意图不轨!”
这一条,搁在任何朝代,只要皇帝不是傀儡,都够被弹劾者喝一壶了。
但是,他遇到了张山风和朱佑樘。
朱佑樘淡漠的扫了一眼秦民乐,然后语气严肃道:“国师接旨!”
“臣,张山风接旨!”
张山风有点意外,不得不跪下磕头行礼。
朱佑樘突然搞这么正式,他也不知道朱佑樘想干嘛。
所以,他不得不按正规标准,来个跪接圣旨。
只见一众大臣也赶紧跪地,诸多学子也熙熙攘攘的跟着跪下。
“封张山风上柱国,晋光禄大夫,俸禄一万石。
此外,诏书不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张山风目瞪口呆,这事他真的没想过。
诏书不名:皇帝下发给臣子的诏书圣旨上,一般都会写上该大臣的名字和官职。
但是,在给拥有“诏书不名”特权的顶级权臣,诏书上却不会有其名字,只会提到其身份职位,也带有“为尊者讳”的意思。
赞拜不名:这项特权,太监或赞礼官喊权臣的时候,就不能直接提其名字了,只可以提其官职、身份。
入朝不趋:为了彰显皇室威严,臣子在朝见天子的时候,不能像寻常百姓一样放浪奔跑,也不能在皇帝面前大摇大摆、晃晃悠悠,跟溜街式的慢走,因而规定了文武群臣在上殿的时候,只能以一种“趋”的方式觐见(两汉时期尤为如此),其他方式都不允许。
否则,可视为以下犯上,是个不小的罪过。
剑履上殿:剑履上殿中的“剑”指的是古人挎在身上的宝剑,“履”在古语中的意思是鞋子,因此剑履上殿的意思就是,挎着宝剑穿着鞋子上殿觐见皇帝,这也是一项很高的特权了。
在如今的大明,火器才是主力兵器。
所以,剑履上殿,等同于让张山风带着火铳上殿!
小主,
你们不是说大疯哥带着兵器,有刺驾的嫌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