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片成功后还需要……”
“我们假设这之中一切顺利,最快也要半年左右才能上线,假如其中一些步骤不顺利,需要重复验证,那估计需要 1年左右了。”
“根据摩尔定律,处理器的性能大概每隔 18 - 24个月就会翻一倍,所以现在鸿康这个芯片,其实属于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
“假设一切顺利,还是有可能追上目前智能家电芯片的第一梯队的,但如果拖久了,等最后量产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落后现在第一梯队了。”
袁同学的这个讲解视频,一下子把很多网友澎湃的热情打消了不少。毕竟大部分不清楚芯片行业的用户以为鸿康这个芯片是可以量产了。
谁知道原来离量产还有一大段距离,但就算这样,鸿康还是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而鸿康的产品,特别是智能手机 K1又一次火了起来。
……
深城华荣总部,慕东又一次拿着资料来到孟正的办公室。孟正看着前来的慕东,好奇地询问:“慕东,这次不会又是鸿康的事情吧。”
慕东无奈一笑:“是的,孟总。我也没想到鸿康和萧总这么能搞事情。这次是鸿康的芯片问题,感觉业内都在讨论,鸿康设计成功了一款 28nm的智能家电芯片,已经安排流片了。”
听完慕东的话后,刚刚还云淡风轻的孟正此时也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惊讶,随后乐乐呵呵一笑。
“年轻人不但有野心,胆子也大,不是我这样的老年人能比的,有自研系统,有自研芯片,如果都成了,未来就是我们华荣最大的竞争对手了。”
“孟总,没那么夸张,鸿康现在手机用的还是高同的芯片,现在设计的是智能家电的芯片,而且还是 28nm制程。我们已经有了 16nm制程的设计能力了,差距还很远。”
“是啊,确实是很远,芯片行业可不是其余的产品可比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研发探索,还需要大量研发经费的投入,但鸿康有这份野心,追上来是迟早的事情,我们的 960芯片如何了?”
“孟总放心,研发部已经在加快速度调校了,估计再过 2个月我们就可以对外发布了。”
“嗯,到时让国外看看,我们国产芯片也是不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