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下半年开始,海省上至单位领导,下至看门的大妈大爷,全都在四处奔波争搞进口汽车批文、寻找贷款,炒买外汇。
实际上在下发给海省的文件上,还有一行字被海省忽视了,那就是仅限省内使用。
也不算是忽视吧,只是我有张良计他有过墙梯仅此而已。
新车不让出岛,那旧车不就可以出岛了吗?
但怎么叫旧车呢,也很简单只要能证明车子在路上跑过就可以了。
怎么证明呢?好吧开罚单。
一整套流程下来合理合法完美的规避风险,就是违金的数额有些大按售价的4%5%罚的。
在此期间有没有人在眼红呢?
那肯定是有的,但有弊也有利,就这一整套流程下来海省的经济开始好转了。
这一波狂潮中,可是集中了全国的投机倒把份子来此可劲的消费了一把。
截止到85年3月华国叫停开始查处的的时候,一共进口了8.9个W辆汽车,交付了7.9个W辆,除此之外,还有286个W台电视机,12.2个W台录像机,10个W台VCD机。
咳~~~这一波,香江的华科销售公司也算是收益颇丰的一方。
在这提一下,华科的销售分为两块,一个是深华科,另一个是香江华科,香江华科面向全世界,深华科只对国内市场,两者之间的销售产品也是有差距的,香江华科的产品一般会领先1、2代。
这可不是区别对待,而是怕深华科更新太快,加重国内民众的负担。
所以要薅羊毛还要逮着国外薅才好。
可没想到,居然还是有人拿着批文跑到香江华科进行采买,那只能卖啊,难道有钱不揾咩。
“算算,都揾了多少。”在春节来临前,在荃湾的文记酒楼四楼,三人碰了面,张远文开口问道.
70年代,香江计划发展新界。
为了得到新界原居民的支持,当时的香江正府于1972年12月实施的小型屋宇政策。
规定要成年后才可以享受这个福利还有父系源自1890年新界认可乡村居民的男性香江原居民。
每人一生可以申请一次在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共3层高(27呪/8.23米高),每层面积不超过700平方呪(70平方米,三层就是210平方米的丁屋,无需向政府缴付地价。
210平方米啊,在香江人的眼中,超过70平方米就是豪宅了,何况是3倍面积。
但能盖得起这么大面积房子的人又有多少,最少要花费数十万个W。
相较于现在普通月薪收入不超过四位数的香江人来说,绝对是笔巨款。
所以呢,出售丁权换取一些蚊鸡也是不错的选择,当时新界还是很穷的。
只不过丁权也不是那么好卖的,有丁没地也是不行的。
收丁权、收地。这是张远文在去年刚上位的时,就让自己亲近的朋友做的事。
第一期由丁权盖起来的高楼已经封顶了,第二期、第三期正在建设中。
开发的区域重点集中的新界一带等多地。
至于屯门洗米俊的地盘,张远文同样是其背后的开发商。
自从华英联合声明签订后,原本疲软的地产市场开始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