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今日礼部侍郎韦炜对他过于讨好与巴结,就好像在对京中其他势力说自己是北辽一派的。可在这之前,无论是北辽,还是京城苏家都未与韦炜有过太大的牵扯,甚至可能都没说过话,这就十分不正常。在来京城的路上,苏温言对京城派系与几大世家和大小官员都有所 了解。这个韦炜是永和十二年的进士,先后任命玉阳县,淮安县,而后又调入京中任邢部书令史,而后在永和二十年升礼部侍郎。
苏温言回想韦炜的身平事迹并未发现有何不对劲的地方,韦炜的升迁也是有迹可循的。可唯一一点就是,韦炜自始至终都没有明确的站队。
苏温言想了很久决定先顺其自然,而后又把思绪转移到宋瑾身上。
今日苏温言与宋瑾对话,看似苏温言只是被动被宋瑾赞扬,而后拉拢,实际苏温言在观察宋瑾会怎么对他这个王朝最大的异姓王世子。
若只是想用苏温言要挟北辽三十万铁骑,那苏温言虽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但之上会想尽办法合理的离开京城,而后不管京城发生的所有事情。
不过今日宋瑾的做法确实很让苏温言诧异,皇帝送给臣子礼物确实没什么,但皇帝将自己贴身的腰带送给你,并亲自为你系上,那可意味不一样。在配合将自己比做腰胆,更显自己的重要。
若是一般的武夫将领,有了这个待遇确实会为皇帝肝脑涂地,这也确实能收买人心。所以苏温言好奇,这是皇帝自己的行为还是背后那个太后的行为。
若是皇帝自己的行为,那说明他虽年少,但御下却是老成,确实是有雄主之姿。但若是是太后的安排,那这番对苏温言来说就得多考量了,这到底是想通过皇帝来收买自己人,还是教皇帝呢,现在苏温言还看不出来,至少在见太后之前他看不出来。
自从先帝驾崩,传位给嫡子,也就是宋瑾后,所有的政令背后都有太后的身影。虽传位之时宋瑾确实年少,但如今十三,却应该慢慢放权给宋瑾了。
不过虽然太后干政,但确实解决了先帝突然驾崩,其他藩王想要趁机夺权的野心。三年前,先帝突然驾崩,却未立储。各路藩王以进京吊唁的名义想要入京,但太后拿出来先帝的传位诏书,又与萧相力排众议拥立宋瑾登基,而后下诏,藩王只能遣自己的儿子入京代为吊唁。各路藩王没办法,见皇位已定,诏书已下也没了吊唁的心思,各自带人回去了。
之后太后广修政令,重查冤假错案,发展水利,组建乐善堂,收留孤寡老人,孤儿。虽为女子,但确实对乾朝做了很多益事。所有苏温言现在拿不准,他得找个时间去拜访一下这位宣和太后。
现在初入京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明日早朝也会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