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骑们凭借着战马的机动性,在步卒的包围圈中左冲右突。但由于地面泥泞,战马的行动受到了很大限制,速度明显减慢。
一名骑兵试图冲破步卒的防线,他双腿用力一夹马腹,战马嘶鸣着向前冲去。然而,马蹄却陷入了泥坑中,怎么也拔不出来。周围的步卒见状,立刻围了上来,将长枪刺向骑兵。骑兵挥舞着长刀,奋力抵挡,但终究寡不敌众,被长枪刺中,倒在了血泊之中。
战场上,血水与雨水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片红色的泥沼。士兵们在其中挣扎、厮杀,每一次挥刀、每一次刺枪,都伴随着生死较量。喊杀声、兵器碰撞声、痛苦的呻吟声交织在一起,在雨夜中回荡,让人毛骨悚然。
五百精锐骑兵也从北面的高坡上如猛虎下山般冲下,他们高举马刀,在黑暗中犹如一道黑色的洪流,向着轻骑游羽营的侧翼席卷而来。马蹄声如雷,震得地面微微颤抖,骑兵们的脸上充满了凶狠与决绝,他们要将敌人彻底消灭在此处。
刘文通在泥潭中望着冲来的敌军,心中虽然震惊,但多年的征战让他迅速冷静下来。他深知己方骑兵在这狭窄且泥泞的地形上难以发挥速度优势,于是果断下令:“没有摔下马的,下马步战!保持阵型,不可慌乱!” 随着他的命令,轻骑迅速下马,将战马集中在中间,以战马为屏障,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龙骧卫轻骑们凭借着精湛的骑射技艺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与冲上来的步卒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他们的长刀在雨夜中挥舞,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敌人的惨叫和鲜血的飞溅。雨水混着血水,在地面上汇聚成一条条红色的溪流,向着低洼处流去。
崔古骑着高大的战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手中的长柄战斧舞得虎虎生风,他口中喊道:“随本帅冲杀。”待他喊完,他身后的士卒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紧紧跟随着崔古从没有泥潭的地方冲杀而去。
他的目标是刘文通,只要能斩杀敌军主将,这场战斗就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高声呼喊着,带领着自己的精锐骑兵,向着刘文通所在的位置猛冲过去。
刘文通看到崔古冲来,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握紧手中的军刀,怒喝道:“小爷来试试你有几分本事!”说完,他便迎面向崔古冲去。
两位将领在战场上相遇,犹如两颗流星相撞,爆发出激烈的火花。崔古的战斧带着千钧之力,劈向刘文通;刘文通则身形灵活,巧妙地躲避着攻击,同时寻找着反击的机会。
崔古身在马上,被泥潭束缚,在冲杀了一次后,便自己主动下马与刘文通厮杀在了一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惨烈的战争乐章。双方士兵都杀红了眼,在这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展开了殊死搏斗。血水染红了地面,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泥泞之中,分不清是敌是友。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刘文通渐渐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崔古的部队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而且占据了地形优势。他的龙骧卫虽然英勇善战,但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伤亡也在不断增加。
就在刘文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一阵熟悉的号角声。他心中一喜,意识到是援军到了。原来,苏温言在得知刘文通出发后,心中始终放心不下,又派出了一支五百人的骑兵队伍前来支援。
这支骑兵队伍如同一把利刃,迅速插入了崔古部队的侧翼。他们的突然出现,让崔古的部队陷入了混乱。原本紧密的包围圈出现了缺口,刘文通见状,立刻抓住机会,指挥着自己的部队发起了反击。
龙骧卫轻骑们在援军的支援下,士气大振。他们奋勇杀敌,逐渐扭转了战场上的局势。崔古看到战局不利,心中暗自叫苦。他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的部队将会遭受惨重的损失。于是,他果断下令撤退。
随着崔古的命令,万民军开始有序地向后撤退。他们利用地形和夜色的掩护,迅速消失在了茫茫雨幕之中。刘文通望着敌人离去的方向,长舒了一口气。这场伏击战虽然让他的部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最终还是成功地击退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