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研究院在林羽和苏然的悉心经营下,逐步走上正轨,前期的种种困难与波折反而让整个团队更加坚韧,凝聚力也愈发强大。然而,随着研究院的快速发展以及各项研究项目和教学任务的日益繁重,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广纳贤才成为当务之急。林羽深知,只有汇聚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研究院才能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清晨的阳光洒在研究院的庭院里,林羽站在窗前,望着院子里来来往往忙碌的身影,心中既有对过往努力成果的欣慰,也有着对未来发展的紧迫感。这时,苏然轻轻走进办公室,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放在桌上,“还在为人才的事情发愁呢?”她轻声问道。
林羽转过身,微微叹了口气,“是啊,现在研究院的发展势头很好,可人才缺口太大了。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临床实践,都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加入。”苏然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后说:“我们之前主要是在国内招聘,这次不妨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国际上也有不少对中医感兴趣、有研究的人才,我们可以尝试吸引他们。”
林羽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们可以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同时邀请一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医专家帮忙推荐。”两人迅速商讨出详细的招聘计划,决定从教学、科研、临床等多个方向全面展开招聘。
招聘信息一经发布,便在国内外的中医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来自世界各地的应聘者纷纷投递简历,其中不乏一些在中医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和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林羽和招聘团队开始对这些简历进行仔细筛选,初步确定了一批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并邀请他们前来参加面试。
面试当天,研究院里热闹非凡,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聘者们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林羽亲自参与面试,他希望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挑选出真正热爱中医、有能力且有责任感的人才。
第一位面试者是一位年轻的华裔医学博士,名叫陈宇。他在美国知名学府深造,主攻中医与神经科学的交叉领域。林羽对他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详细询问了他在相关研究中的成果和心得。
“我一直认为中医的经络学说和现代神经科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研究,我发现一些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比如针灸,能够对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积极影响。”陈宇自信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对研究的热情。
林羽频频点头,又问了一些关于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以及对中医研究院未来发展的看法等问题。陈宇的回答条理清晰,见解独到,给林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的面试者中,有一位来自英国的老中医,名叫大卫。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在欧洲推广中医文化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大卫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一开口便对中医研究院的成立表示赞赏。
“我在欧洲这些年,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感兴趣,可专业的中医人才实在太少。我相信你们的研究院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让中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大卫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