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正是出于对柳叶的了解,张阿难打根起就没有想过能从柳叶身上占到一丝一毫的便宜。
“那就多谢内侍了!”
张阿难笑道:“杂家先预祝柳公子的刊物越办越好!”
促成这场交易的张阿难,心情相当不错。
不用再供养着出宫的小太监们,让他心里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相对而言,让百骑司给柳叶提供消息,本身只是张阿难一句话的事情而已,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柳某还有一件小事,想请内侍出面。”
心情不错的张阿难满口答应下来。
“柳公子尽快直言!”
“柳某创办刊物,还需要一些写文章方面的人才,还望内侍帮忙,将这几位在长安城略有才名之人招募过来,这对于内侍而言,应该并不困难。”
说着,柳叶递给张阿难一张名单。
上面有几个人的名字,而且还都写清楚了他们的出身来路。
“李义府,饶阳人士,现居剑南道永泰...上官仪,陕州人士,现居江都...来济,新野人士,现居广陵...马周,乃常何将军府上门客!”
这几个人,是柳叶能想到的未来大牛之中,少数还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物。
柳叶不可能指望着跟招募王玄策一样,误打误撞的将一位未来的大才收入麾下。
虽然让薛万彻出马,也能将这些还隐于民间的未来英才找到,但既然已经搭上了张阿难这条线,干脆直接让他出面算了。
在朝中内外,张阿难的面子可要比薛万彻大得多!
如果单论人情关系,恐怕连房玄龄都比不上他!
创办刊物这种事情,可不是简简单单写几篇文章再印出来就完事了。
既然想要在宣传势头上,彻底压制住薛家,那就要玩一笔大的!
刊物一旦火爆起来,不光登科楼用得上,其他生意也用得上。
关键的地方在于,在这个百姓生活无比枯燥的年代,一种人人能看到的刊物,代表着极为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