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就是李义府。
原因很简单,来护儿在担任瀛洲刺史之时爱民如子,在灾情之际,违背朝廷命令开仓放粮,救活了无数当地百姓。
而李义府,本就是瀛洲人士,若是没有来护儿,他们一整个家族都不见得能活下来...
甚至于,来护儿还举荐了李义府的祖父为官,他们一家才迁居到蜀中。
若是不帮来济一把,李义府良心难安。
从现在的情况看,李义府还是个挺有良心的人...事实上,他在历史上的名声虽然不好,但对自己人一直很够意思。
“这些事情,张阿难早就跟柳某讲过了,来济尽管可以放心,若是有人胆敢用你的身份做文章,柳某自然会替你出头。”
柳叶看向来济,笑了笑说道:“安安心心的把事情做好,其他的问题,用不着你们去操心。”
为了这四位大才,费尽周折也不为过。
何况,来济的身份本就不算是个大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便柳叶解决不了,他也能去找秦琼帮忙,还能顺带着认识个朝中老帅,里外都不亏,还算得上大赚。
而且,帮助来济也是一种态度问题。
能让其他几人都看到柳叶的诚意,以及对手底下人的爱护,从而更加忠心。
来济一听,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
自他父亲去世之后,他吃过太多身份带给他的苦头。
“公子放心,来济自当兢兢业业,不会让公子失望!”
马周和上官仪对视一眼,再看柳叶眼神,明显变得有些不同了。
这年头,都是自扫门前雪,肯为手底下人遮风挡雨的东家,实在是太难找了...
柳叶哈哈一笑,道:“其他的话以后再说,你们既然来了,办好差才是最重要的,况且时间紧迫,你们还需要尽快将《大唐周刊》的框架建立起来才是!”
他直接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上面是这几天他对于《大唐周刊》的一些设想。
四人凑到一起,上下看了看,随即面面相觑。
年龄最大的马周摸了摸下巴,道:“在下之前听公子说过,《大唐周刊》要设立不同的专栏,所谓民教专栏,就是刊登一些浅显的学问,让百姓学到知识,商情专栏刊登做生意的各种消息,种植技术专栏可以教导农户们耕种,可这民间投稿专栏...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