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本来要出宫,却得到意外之喜,在宫里重新找到立身之本的小太监,外加上一批从少府监秘密调集过来的工匠,整整齐齐的站在印刷作坊的院落门前,等待着皇帝的检阅。
张阿难跟在李世民身后,不断的向他介绍这些人的来路。
“陛下,少府监调集来的工匠,都给朝廷印制过邸报,属于老手之中的老手,技艺上没问题,这是下午的时候,几位工匠烧纸出来的泥模子,请陛下查验!”
说着,张阿难把一枚刻着‘天’字的泥模子,拿给李世民看。
李世民看了一眼,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
“有了这活字印刷术之后,阴刻雕版彻底成了笑话,那些出阴版的大儒们,又该要死要活的了...”
出版书籍有阴版,也有阳版。
比如,在石碑上拓字,就属于阴版的印刷方式,在篆刻雕版的时候,字是凹进去的,而阳版的字则是凸出来的。
印刷出来之后,阳版的字是墨色,其余地方留白,阴版的字是白色的,其余地方都用墨汁侵染。
这就意味着,雕刻阳版的难度,至少是阴版的十倍以上,不仅工时更长,拥有阳刻技艺的工匠也很少。
因此,只有那些真正名满天下的大儒,才有资格出阳版书籍。
有时候,那些大儒为了争抢阳版,甚至会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
而活字印刷术一出现,阴版书籍就成了笑话...
连普通百姓看的书籍,都是阳版,让那些出阴版书籍的大儒可怎么活?
读书人最爱争一时之气,可偏偏朝堂之上的读书人最多,大儒也最多。
一想起未来要面对无数大儒的聒噪,李世民就感到格外的头疼。
检阅完印刷作坊之后,李世民坐在掖庭宫门前的小凉亭里,又开始揉太阳穴。
“柳叶把问题抛给朕之后,他倒是乐得逍遥,朕却要替他承担代价,这叫什么事!”
李世民的语气有些幽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