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劳动力的粮食聚集在一起,大师傅负责蒸馒头、做饭。

工程基本上都在也这,根本没有旅店,在这个年代,一般是一个公社的或者一个大队的人在一起,因为粮食都是公社或者大队提供,吃饭也不会和别的大队有牵扯,在一方面都有大队的领导跟着,这么多的人,而且都是男性,如果管理不好要出乱子的,所以一般都有带队的。上河工一般的温饱还是能保证的。

在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怕出力,因为一年四季,前三个季度都出力了,冬天在家只能消耗粮食,能出来上工还是比较合算的。

因此,农民们会搭建简易的帐篷,或者挖掘地窝子。地窝子虽然比较脏,但比较暖和,很多农民上河工的时候,都会挖掘地窝子,两三个人或者七八个人居住。

有一点需要注意,当时的上河工是没有报酬的。换而言之,属于义务劳动,没有工资。每个上河工的农民,在工程结束以后,都会领到一个条子。属于证明自己上工的证明,回去以后,交给村干部就没事了。

听到这里易立东心想,幸好他现在的年龄小,要不然就得去上河工了。

看来说什么也要整个城市户口了,即使钱花的多也得弄,不然自己这小身板可受不了。

农民春天耕种,夏天翻土施肥,到了秋天,才能有收获来来养活家人。

这三个季节里,任何一段时间偷懒,全家就得挨饿。只能每天都不停地干活,就是以后能有一些吃的罢了,要么你的工分挣不够全家都没得吃。

冬天的上河工,再加上点别的,一年四季都没有什么闲着的时候了,这样更加是不能在农村呆了。

易立东一边吃着自己手里的窝头一边慢慢的想着,转头一看易立秋已经放飞自我了,手里拿着的两个窝头已经马上吃完了,手又向着桌子上的窝头去伸手,易立东脸一黑,一巴掌拍在了他手上。

易立秋看了一眼易立东,看到他再严厉的看着自己,只能悻悻的放下了手。

易立东看到他委屈的样子,心想你还委屈了,你在家已经吃了五个窝头了,在这又吃了两个,这还没超过两个小时呢,你是猪吗,你还委屈上了。

“姐泉哥,你们吃”易立东看到两人向着自己看了过来,赶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