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玉坤的一再邀请下,林华终于回国了。
一回来,便联合国内的专家们,商定手术方案。
有个弟子问,要不要请某某国的某某专家一起来?毕竟,他发了很多脑瘤方面的成果。
林华冷声道:“那些所谓的外国专家,大多都是纸上谈兵。论手术经验,谁比得上我们?”
对此,秦玉坤也是赞同的。
女儿在M国期间查体,抽血的地方直接鼓了一个青色的大包……
这在国内是可以投诉的程度了……
秦玉坤不否认国外的一些医院科研能力高超,但是论手术,那必然是国内经验更丰富。
杨玲玉也跟专家们一起开会。
林华说,如果肿瘤压迫神经时间太长,神经坏死了,秦朝阳的视力、语言就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了。
“当然,我们应该放低期待。”林华说道:“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让他活下来。其他的,都是后话。”
秦玉坤沉着答应:“这个自然,只要我儿子能活下来,不管他有什么样的缺陷,我都能接受。”
林华反复看着片子,一个劲儿说“不好做”,但是也没有拒绝。
秦家很讲道理。
他们对病人的状态有着清醒的认知,也知道医生是在尽最大的努力。
林华到病房看望秦朝阳,心里很不好受。
秦朝阳的脑水肿非常严重,大脑被挤压得很薄。
就这样,他还没死。
“加油啊,小伙子。”林华握住了他的手:“既然你的求生欲望那么强烈,那一定要活下来啊!”
秦朝阳毫无反应。
出了诊室,林华正好遇到了前来探望的祝高星。
林华一愣,他好像遇到了年轻时的学生。
祝高星跟她的妈妈长得太像了。
“林教授好!”祝高星先打招呼。
“唔……你好。你认得我?”
“认得。”祝高星说道:“我家里有很多张您和我妈妈的合影。”
那些合影上,往往只有一个女生。
那就是祝高星的妈妈。
在外科,女生往往是要受歧视的。
尽管祝高星的妈妈成绩优异,但她无法打破歧视。
尽管导师对她很好,师兄弟们也没有排挤她……
但是她没有赢过大环境,她一直过得郁郁寡欢。
尤其是生完孩子之后,她的性情越来越古怪,最终,成了师门中“过得不好”的那一类人。
这些苦难和遗憾,难以言说。
……
林华打量着祝高星,问道:“你是高兰君的女儿?”
“是,教授您还记得我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