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王翦:得加人!

“还有呢。”

嬴政高坐帝座,身体微微前倾,微笑看着这位并不是很情愿为秦国效力的圣贤。

哪怕他都拿出了秦国武官最高的位置——太尉!

秦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朝堂三巨头。

其中丞相主要处理文官政务,太尉负责军事,而御史大夫监督文武百官。

其下是九卿各个中央部门。

这个制度基本延续下去,后世皇朝制度变革,其实都在这个框架以内,无非是做了微微变动、名目调整。

尉缭子身为秦国军方第一人、朝堂三巨头,位即武臣巅峰,几乎是无数士子一辈子都无法难以企及的地位。

然后,再大的权势,都无法改变这位圣贤的喜好。

嬴政不逼一逼,这位肚子有货的兵家圣贤几乎不会多说。

尉缭子很郁闷,作为士子、臣子,他应该全力辅助帝君大一统。

可他的良知,他的智慧,告诉他现在出征,秦国必胜,可晋国人的反抗也必然激烈。

说来好笑,他并未打过仗。

大半辈子都在稷下学宫给孙武做助教,安安心心的做学问。

私底下,花费了两万年,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一本《义战》,千年前在稷下学宫拿出来讨论,想要看看哪里还有要修正的。

结果不得了,这本书一拿出,各家夫子齐声称赞,誉之为“兵家良心”。

百家除了兵家、纵横家外,没有几家喜欢乱世、喜欢战争的。

对于兵家的以杀止杀、用诛止戈理念,像儒家、墨家、道家几个显学都是捏着鼻子不得不认下来的。

如老子,也说了“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对战争十分厌恶。

他提倡的也是“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也就是不战而屈人家之兵,与儒家的“仁治”收天下民心类似。

但没办法,这种纯粹的理想主义,注定不可能实现。

想要结束乱世,就必须有一位强者、一个强国、一支强军平定各方。

所以尉缭子提出的义战,相当于是对他们统一理论的改进,对兵家征伐之道的改良优化,非常符合百家夫子的胃口。

在百家诸子的宣传下,兵书在士子中推广很快。

不到千年,认同者极多。

天地生异象,大道紫气落下,他就从一位兵家的助教,转身一变,成了兵家圣贤,然后被新任秦帝堵在稷下学宫的大门,给不得不雇佣为太尉。

“陛下,可在收取晋国时多削弱周军,少攻商军,如此,商军为了减少自身损失,避免我秦国主攻他们,救援时会减少三分力,而周军见状,会怀疑我们与商皇暗中有盟约协议,从而分裂合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