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乾小四的嫌弃,过年旅游

乾隆有些无语。

父皇以前就是这样,对待臣子、使臣、亲戚等永远求一个‘心诚’,所以总是吹毛求疵,害得我们战战兢兢。

合他意的,他又宠得不行,几乎不看其他。

以至于不少臣子都被宠的找不到北了。

年羹尧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吗?

可人心反复似波澜。

纵然是皇帝,又怎么可能全盘掌握?

还不如以情意、利益等诱之。

就像钓鱼一样。

则皇帝只需要握紧鱼竿就行。

既不会因为过于相信某人的伪装而导致背叛、伤心,也不会让自己很累,折损寿数。

皇玛法在这块儿倒是做得很好,是一个合格的帝王,所以他能长寿。

可他未免过于唯我独尊,不肯放权。

大概是因为他从小就被压迫,所以总是想尽可能掌握一切吧。

还得是我十全老人啊!

在乾隆眼中,没有任何人和东西是不可以利用的。

如果需要的话,他的眼泪、情感、妻儿老小都可以是工具、棋子。

因此他才会提出拉拢多尔衮、豪格、代善的想法。

在他看来,大家到底是一家人,就算有仇怨,也不妨碍大家是一个唇亡齿寒的整体。

至于金国,说是盟友,可也难保不会大难临头各自飞。

守望相助,说出去好听罢了,实际上不能作为长久依靠。

蒙古帝国和大元更不必说。

但该结盟还是得结盟。

只有如此,蒙古帝国和大元才越发声势浩大。

则就算李中孚、张角、朱元璋、赵匡胤、柴荣、李世民等都早有准备,蒙古和大元依旧不太可能偃旗息鼓。

毕竟蒙古帝国加上大元本就强的可怕,又有大清相助,完全可以横推各个朝代。

就好像当初蒙古横推诸国一样。

以那帮蒙古人嚣张跋扈、爱好战争的性格来说,如此优势,他们能忍得住就怪了。

若他们这都忍得住,那就说服金国也来结盟,助长气焰。

一旦真全面爆发大战,乾隆有自信游刃有余,为大清争取最大的利益,让大清后来者居上,笑到最后成为大赢家。

必要之时,他甚至觉得可以借穿越门引法兰西、英吉利等国家去往各个时空,制造更大的混乱。

但从皇玛法和皇阿玛的反应中,他看出了他们的弱点,也看出了不能蛮干、否则必被惩处的现实。

这一刻,原本只是对亲爹有些不屑的乾隆,连带着看一向崇拜的皇玛法都有些不满了。

皇玛法到底还是弱了些,有些跟不上我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