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羽翼丰满的对手

这就是经典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策略,同时陈遇还向朱元璋郑重地介绍未来一个强劲的对手,张士诚次子张皓。

朱元璋对张皓早有耳闻,无论是夜袭淮安,还是颍州城下书就千古名篇临江仙,可以说都非常亮眼。

最让朱元璋叹服的是,在遇到王保保必杀一击时,张皓能够牺牲自己,带着高若男死里求活,跳入汹涌的淮河之中。

自来成大事者,都讲究不拘小节。还有曹孟德的那句经典之言,宁让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好像所有的枭雄必定要够狠,够毒,才能够在这个角斗场中生存下来。

朱元璋却不这么认为,虽然小时候的他没有进过私塾,不通文墨。但是来到濠州之后,在贤内助马秀英的帮助下,开始识文断字,他通读古书,那些唯利是图,为恶百姓,随意牺牲部将和战友的所谓“枭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所以朱元璋每每打仗必定冲锋在前,以身作则。在军营中,与常遇春、胡大海、徐达以及汤和等人兄弟相称,在面对李善长、宋濂和陈遇的时候,更是以先生尊称,这样的朱元璋迅速地笼络了一大批能人异士,最终在集庆之战中,一战成名。

当陈遇郑重地说起张皓在高邮的所作所为,朱元璋终于开始正视这个对手,这样一个“文能下马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不能不引起朱元璋的重视。

他不知道的是,张皓将他作为一生之大敌,已经悄悄观察他两年多的时间。

但是陈遇也说道,张皓并不是没有弱点,那就是过于重情。太过看重的感情,必定是他的软肋,听说张皓身边的红颜知己也不在少数。

自古美人爱英雄,已经将近而立之年的朱元璋,开始有些羡慕少年意气的张皓。

朱元璋坐在太师椅上,幽幽地叹道:“年轻真是好啊,没有想到亳州一别,再见时,和张皓就是对手了。”

这时候一名亲兵走了进来,言道:“李善长和陈遇求见。”

朱元璋连忙起身道:“速迎。”

这时候李善长和陈遇带着满面的春风,走进了厅堂之内。也不由得他们喜形于色。金陵停靠的红船和脂粉,诉说着这座城市多少韵事,它的风流与婀娜,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不已。

这两位落魄不第的老书生,终于能够在集庆府扬眉吐气,怎么不“老怀甚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