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吉的正白旗被努尔哈赤派去了忽儿海河搞军屯与制造火枪,而损失最为惨重的两蓝旗则被他安排到了吉林厂与乌拉城一带阻挡明军的突然袭击。
至于由他自己直领的两黄旗,则是驻扎在辉发城一带,生怕明军又来一次偷家。
针对去年的秋季攻势,努尔哈赤也尝试过“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包围战,但都以明军的兵力过于分散与早早撤退而失败。
面对着滑不溜秋的明军,努尔哈赤与他的八旗奴才们除了被动挨打,就没有其它行之有效的办法。
以前都是他们用这种四处分散出击的战术打得明军狼狈不堪,现在却完全调转了过来。
若是明军还是以前的明军,建奴一个人都敢上前攻打五个明军,但自从去年的沈阳之战后,别说一打五了,连一打一他们都不大敢上前挑战。
现在的明军火器太犀利了,而且又快又准,关键他们还都是以百户为单位出没,自己这边人少了就会被明军剿灭,若是人多了,明军打完就跑,而且边跑边扔一种叫手雷的炮弹,甚至有时不知什么时候地上就发生了爆炸,简直防不胜防。
弄得后来他们遇到明军就浑身发憷,明军不动他们也不敢乱动,明军进攻他们就逃跑,明军逃跑他们也不敢继续追击,生怕出现突然的爆炸。
面对明军的步步紧逼,努尔哈赤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应对办法,不仅是明军的火器让他的八旗兵无法招架,还有明军的战术也变得多样了起来,想靠正面进攻击败明军,去年沈阳之战时已经证明了这个办法行不通。至于突袭与埋伏的办法,明军有远远就能望见自己这边军队动向的望远镜,效果也十分的差,有几次还被明军打了个反包围。
面对越来越强势的明军,努尔哈赤为了减少自己八旗兵的伤亡,只能采取步步后退,尽量不与明军产生正面冲突的办法。
他想通过长白山的山高林深,暂时躲避明军的锋芒,等明军势弱或自己火器不输于明军的时候,再出山寻机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