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专坑徐铉?

刘政咨插话:“诶,鼎臣,你还不明白?”

徐铉猛然发现,李煜、刘政咨两人的表情,戏谑感逐渐消失,变得严肃与认真起来。

徐铉很快就明白了,因为,怕泄密!

这种东西,研究出来是可以改变战争形势的,一旦成功,所有配方、工艺、流程等,还必须拆分开来,避免工匠们掌握全部技巧。

“陛下……臣,一定竭尽全力!”

李煜点了点头:“新型引线,朕强调的是稳定、可控,徐卿也不必有太大压力,以当前的技术积累,是可以实现的,无非就是在粉末火药附着材料、阻燃材料方面下功夫,要多实验。”

“什么……”

“哦——”李煜反应过来,徐铉肯定不明白啥叫“阻燃材料”,提醒道:“徐卿,你可知道,常州什么东西比较有名?”

“常州物产丰富,还请陛下明示。”

“漆器。”

漆,是一种天然树脂,李煜记得,实习的物流单位进行消防火灾预防教育的时候,消防员同志提到过“烟花引线”(绿色、红色)的差异,其中,绿色引线是安全引线,外面主要涂抹了一层清漆材料。

不仅徐铉,刘政咨也暗暗吃惊,皇帝考虑问题,真是不计较成本啊!

改良引线的工艺,不算太复杂、太困难,关键在于成本!

目前,仅仅火器方面,白糖、棉线、清漆这三种东西,哪一样拿出来,都可以作为奢侈品了。

耗费这么多东西,就是为了引燃?浪费啊!

这就是认知差距,洋气一点,可以关联到“李约瑟难题”,将来,对于李煜打造“半工业化-半手工业”社会,还是一个大难题。

眼看,迎秋门就在眼前,马上就要登岸入城。

“还有,徐卿,你知道,为何朕在这个时候提起改良引线吗?”

“因为常州漆器作坊、匠人多?”

“不止如此,还因为,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

“陛下,什么……”

不远之处,就是战场前线,改良之后的引线直接投入使用,行不行,一试便知!

李煜面色凝重:“朕是说,随后军器监会运送一批没有引线的火器,供你实验。”

“遵旨!”

“进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