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以一人之力,肩挑关中文脉

“只是没想到许尚通过临时指点,便让嬴政倒逼乐正启在内圣方面,一退再退,先丢至孝,再弃礼在法上。”

“就差把我儒家的三纲八目也给当场掀翻了。”

……

三纲八目,儒学总纲。

荀子显然也跳不出这个大框架。

他对于内圣教化,止于至善,非常看好。

再观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个心中理想,以及口号目标,时常喊上一喊,似乎也并不为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真的治国平天下……

荀子肯定还是提倡兼顾司法,儒法并重。

“话说你们儒家现在已经连输三场了吧?”

尉缭子勾起嘴角,道:“仲良氏,毛亨,乐正启……我有预想过他们会输成现在这个德行,可我着实没想到,尔等儒家八派居然连让许尚亲自出手都做不到。”

尉缭子这番话,尽显激将和嘲讽之意。

绝对是相当的毒舌。

不过也正常。

反正都已经不当官了,没必要再搞什么八面玲珑。

荀子闻言扯了扯嘴角:“怎么?你又等不及上去找死了?”

尉缭子耸耸肩:“只是有点看不下去了而已。”

“真不知道你一天天的急什么。”

荀子侧首看向浮丘伯:“子张正和子思齐他们什么态度?”

浮丘伯拱手:“回禀师尊,在乐正师叔全面落入下风之时,我听着子思师叔好像打算去请商山四皓,只为在民意和司法之辩的议题上,稳压住那位关中隐仕。”

子思齐请的外援,那肯定都是九州赫赫有名的人物。

商山四皓。

在野的顶尖名仕,据传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堪比黄石公。

当然,也都是些较为夸张的传言,做不得真。

尉缭子询问:“商山四皓若来……那个淮阳应曜又怎么说?他的名望可比商山四皓还要高。”

民间有传。

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后者便是指应曜。

荀子摇头道:“应曜居于淮阳深山之中,他是不会出世的……商山四皓的份量便已足够,只是许尚对于司法、民意之辩,早有定论。”

“其言民意持续冲击司法,迟早会酿成多数人的暴政。”

“子思齐请商山四皓,估计就是想要率先破解这个难题。”

……

子思齐今日不敢上场。

显然乐正氏的惨败只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

子思齐暂未想好如何应对许尚之前提出的:多数人的暴政。

司法是非常严谨且复杂的。

必然需要博学、专业的人进行立法完善,以及审判诸事。

如果民意在司法裁决的过程中,份量太重,就会导致原本正规的审判,变成所谓的民意调查书。

民意要你死。

你就得死。

哪怕证据不充分。

你也得死。

这就非常麻烦了。

直至民意被不断分化,变成谁人多谁说的算,也就成了多数人的暴政。

许尚的这套理论,还是非常有逻辑的。

子思齐想要破解绝非易事,遂请商山四皓实属正常。

辩经之前。

先找外援。

不算啥稀罕事儿。

“尉缭,你怎么看?”

荀子想要瞧瞧,尉缭子对于许尚提出的:多数人的暴政。

究竟会有何高论。

然而。

尉缭子却直接绕过了这个话题道:“你少来套我的话,我可不想给子思齐当外援,他就是典型的腐儒加漏儒,一言难尽。”

荀子:“……”

尉缭子摸了摸下巴:“我现在只想搞清楚,许尚能请什么外援?”

荀子扶额:“这还用想?关中地界,许尚就是最大的外援,他请不到别人了,他也不屑于去请。”

关中大秦,以武立国。

在文事方面。

的确是远远不如中原的。

但由于许尚的存在,反倒强行把关中的文事规格给拉升了起来。

“啧啧啧!”

尉缭子深吸一口气,感叹道:“以一人之力,肩挑关中文脉,纵观当世,也就只有许尚了……”

话音未落。

浮丘伯忍不住开口道:“如果那位关中前辈能够在我们这一方就好了。”

“不不不!”

尉缭子连连摆手:“你这小辈的眼界着实有些狭隘,若许尚在我们中原一方,又何来今日稷下的辩经争鸣?”

“要我说,许尚肩挑关中文脉,实乃我华夏之幸事!”

“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他亲自登台,把子思齐给彻底碾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