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说明崇祯皇帝想逃跑,换衣服也没跑得了,皇帝选择逃跑,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杨士聪的《甲申核真略》,这个人名声不好,但是记载的呢,又有一点不一样。他说的话呢,也是一个太监说的。
就在马小帅回忆的时候,突然见到两个身影出现了,这不就是大太监王承恩,还有所谓的崇祯皇帝吗?两个人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王承恩,李自成的大军都进了北京城,朕在皇宫里,居然什么都不知道,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王承恩用哭泣的声音回答,“这些大臣们总是扯犊子,满口胡说八道,我也不清楚啊。”
“朕后悔了,如果东厂和锦衣卫还存在,朕怎么会不知道真实的情况,这是当初你这个狗奴才,给朕的建议,朕知道你也是被忽悠了。”
马小帅这才明白,此时的崇祯皇帝,基本上就是一个聋子和瞎子,大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看不见也听不见,根本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看来这个外国人汤若望记载的还是非常准确的,皇宫里的太监本来就贪财,隐藏贵重的东西,这也是正常的。对于一个太监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重要的是自己得有钱有权利,他们本身身体的残缺,心里就更加变态了。
但是汤若望也是一个外国人,面对金钱的收买还是选择了金钱,最终歪着嘴说太监干掉了大明朝。
其实在最后的时刻,皇宫里拥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可是没有办法了,有人打开了大门,毕竟大臣可不会跟着皇帝,换一个皇帝,自己能够过得更好,能够立下功劳。
崇祯皇帝发现自己已经走投无路,带着一百多太监,还有200的骑兵,准备通过城门,也就是原先小教堂所在地,但是这些人也把皇帝当成了战利品,只能够从另一个门跑。
可惜所有的人现在都觉得皇帝是个金疙瘩,崇祯皇帝发现自己跑不了,这才又回到了皇宫,没办法才跑到了煤山上。
如果不是这两个人的对话,马小帅也不可能了解得这么清楚。崇祯皇帝终于绝望了,把自己的家人都上路了,还写下来几句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