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平定长安乱

誉王一连问了三个问题:“那七彩巨球是何物?”

“这纸上的东西传到哪些地方了?”

“快,让人去把那东西打下来!妖言惑众的怪物,绝不能让它再往南边飘!”

可惜,随他一路逃入蜀中的人,无人知道七彩巨球是何物,亦无人知晓这些纸已经飘到哪些州城。

更没有想法子把那东西打下来,甚至有一些底层小兵、奴隶,开始跪下祈祷,他们认为这是神明的手笔。

誉王弃城而逃,神明震怒了!

誉王还没解决七彩巨球引发的舆论事件,他弃长安满城百姓逃入蜀中避难之事,已经传遍天下。

紧接着又发生一件大事,彻底让誉王党乱了阵脚,那就是皇上死了。

死在了回长安的路上,如果只是死了也就算了,誉王还能以此为借口回长安为皇上发丧,君晏清若与他动兵,便是大不敬不孝!

可偏偏皇上随身带的传位圣旨不见了!誉王怎么也想不通,皇上是怎么避开他的眼线的。

逃出皇宫之时,他可是把皇上身边伺候的人都换了,除了两个老太医必须随时给皇上医治无法换之外。

结果偏偏就是这两个太医出了问题,其中一个竟然在他大军包围之下,携带圣旨逃了。

等追击的人找到一堆变装东西,誉王才知道那个老太医竟然是他孙子假扮的。他没能识破的原因是,从一开始这个老太医就是假扮的。

那时他就敢犯下这样的欺君重罪,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皇上默许的。或者说这就是皇上的计划!

誉王恨不得鞭皇上的尸!本王到底哪一点让你不满?我可是连逃命都带着你,就算是演父慈子考,演到我这个份上,你还有什么不满?

竟然在死前这样对我!誉王看向沈国公:“如果追不回那份圣旨如何是好?”

沈国公冷笑一声,就算太医是年轻人假扮的,凭他一个人能逃走可能吗?这军中肯定有他的同谋,也就是说皇上为安排送出那份传位圣旨,早就做了周密的部署。

就算我们是在逃难的路上,他的人依旧严格执行任务,把那份圣旨送了出去。

沈国公不禁想到,也许当年皇上将戾王发配边关,也是在保护他,让他远离长安这个政治旋涡,在边关成长起来。

真是君心难测!要说誉王做错了什么,做为一个储君来说,他还算合格,最起码他听话。

可他最大的错处就是,他有一个强大的外戚,皇上是怕传位给誉王,最后这江山姓了沈!

沈国公冷哼一声:“他带走的只是伪旨,真正的圣旨就在我这里。”

誉王大喜:“舅舅什么时候拿到的?太好了,那咱们赶快将圣旨公告天下,本王即刻回长安登基。”

然后他就看到沈国公拿出一张空白圣旨,他脸色大变,怔了几息之后才反应过来刚才沈国公的话是什么意思。

沈国公都没有抬头看他,怕自己难以掩饰自己那看蠢货的眼神。

“秘不发丧,即便戾王拿到圣旨,那是假的!等我们到了长安,再将真的圣旨公告天下。”

可第二天,七彩气球上面飘下的文章就变了,陛下驾崩,誉王弑君!

誉王弃母不顾,害废后死于胡人之后。又于逃难途中杀君,还秘不发丧……

誉王要崩溃了:“消息是怎么走漏的?”

“快,把那七彩巨球给本王烧了!”

还别说,真让他烧成功了。弓箭手连发数枚火弓,巨大的七彩球着火,匆匆降落。

没等誉王高兴太久,当天下午又一个巨大的七彩球升空,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往长安的路上,每一城、每一关,皆能看到七彩球的身影。

要是锦岁知道此刻誉王的想法,一定会说,你以为我这个后勤部长是白当的?

战时舆论有多重要,我可太清楚了!

天上飘了几天揭发誉王所为之后,继续飘下的是劝军书,同为朝廷兵将,你们是受誉王之令弃城而逃。

只要投降,戾王既往不咎。但若不降,继续追随杀父逆臣,只能以叛军罪论!

军心,动摇了。

其实在得知戾王驱逐了胡人,救下了长安城,军心就开始动摇了。

接着看到如同神物的七彩巨球,知道这是戾王军中用来传信之物,军中将士既羡慕又懊悔。

羡慕边城有这样的利器,懊悔他们弃城而逃,如果留下来跟戾王一起作战,那将是何等荣耀啊!

再到知晓皇帝已死,是的,皇上死了的消息,他们还是从巨球发下的传单上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