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年满十八周岁,有中学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考试。
这次,咱们总共选拔三百六十五名官员。你们觉得如何?”
诸葛瑞等人,便表示赞同。
很快,一道政令,就下发到各府县。安国二年夏,五月初一,开始大考。
以后,每三年大考一次,为年轻人,提供一个上升渠道。
潘小安并不想增加过多的政务人员。
一是,会增加百姓负担。一是,他想改变一下,千百年来,科举为王的风气。
可现实是,仅凭潘小安一人,现在还改变不了什么。
安国大考的消息传达之后,瞬间引爆全国。人们围在一起议论,这可是名留史册,千载难逢的机会。
既然有考试,当然就会有第一名。这个第一名,可不就是安国的状元郎吗?
谁会成为第一个状元郎呢?
家里有学子的人,只要学历够,都去报名参加。
而那些没有拿到学业证的人,又懊悔起来。
而另一些,原本不想让自家孩子上学的人,又把孩子送进了学堂。
潘小安很无语。自己小嘴叭叭,这个理论,那个理论的去宣传。
还不如一个实打实的官职,对百姓更有吸引力。
为这件事,潘小安足足郁闷了三天。
“官人,还气吗?”
“月如,不气了。其实,一直也没有生气。是我太过理想化。
我以为,自己是小农民,不慕官职,向往自由自在,百姓们也会这样想。
但现实是,他们每个人都想进步啊。”
张月如把他抱进怀里,“你不是常说财帛动人心吗?你却忘了,权利才更加动人心。”
潘小安嘿嘿笑起来,不知道他在笑什么?
但张月如知道,潘小安他不高兴。
她劝不了潘小安,她也不想劝。一个人的观念,很难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