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音二十一年的春天,风依然很冷,但是班车上的杨大胆,心里暖暖的。
班车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行业。
这两年汽车行业一骑绝尘,但受限于发动机的产能,民用汽车非常有限,而且多是以私人轿车为主。
但是蒸汽机的产量可是不少,随着专利的逐渐开放,有很多民间资本挤进这条赛道,其中以前进锅炉为领头羊。
这些厂家看懂了汽车之后,就设计出了用于民间通勤的中巴和大巴车。
投放市场后,立刻受到欢迎。
很多个体户见这事有钱赚,咬牙买下一辆蒸汽班车,专门用来跑县际运输。
跑一趟就能收一百来块,一年几万块营收问题不大,干啥能有这来钱快?
但如今干这行的多了,竞争也激烈,相互之间抢客源非常厉害。
杨大胆这种强人,亦是被半推半就,上了辆车况还算新的班车,要不然他高低要挣扎一番的。
他这回是从成县前往秦州,参加那边举办的一个“有线培训班”,说白了就是教人如何收发电报。
杨大胆的目光似乎在窗外的风景,实际他满脑子都是来前的商业计划。
以如今风气,从街头混混到内阁学士,你要不懂商业计划,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塞国人。
他们的商业计划一共有四个人,除了杨大胆,还有武矿长、水哥和飞贼。
计划不复杂,从黄渚镇往县城拉条电线,运营电报事业。
成县着名的铅锌矿就在黄渚镇,此地有三四万人,主要以矿工为主。
只因当地少煤炭,所以铅锌矿大多运往秦州进行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