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区域经济平衡

跟着杨妮混的日子,杨大眼觉得十分惬意。

杨妮是那种大咧咧的性格,平时在办公室喝茶看报,很能和下面人打成一片。有时候杨大胆都觉得她像是平民家的女孩儿,但是倘若你触怒了她的权威,分分钟跟你翻脸,把你打回原形。

所以杨大眼很好地收敛了自己的混混行迹,和乡土气息。不必在跟前伺候的时候,他就一门心思练技术,他甚至练就了双手发报的绝活儿,速度更是飞快,以至于拇指和食指的指纹都几乎被磨平。

一段时间下来,杨大眼才知道什么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杨妮手里的钱像是根本使不完,随便摆桌席面,就是百十块钱!普通老百姓一家人一年都花不了那么多啊。

关键是人家的这些消费好像是可以挂账的,反正杨大眼没见杨妮真正掏过钱,在秦州地面上,走到哪里都是签单。据杨大眼和几个跟班私下讨论,大概还是由龙门书局报销的。

他们只知道龙门书局是上市公司,但人家是如何运转的,这些人一概不知。

但和杨妮接触久了,杨大眼渐渐觉得,上层人其实没他想象的那么聪明。真正厉害之处在于他们恐怖的资源调动能力,随便交代几句,就有一堆设备进了仓库。

他陪着杨妮几次外出,接待的都是知县这个级别的人物。他以前见都见不着的人,竟然也会跟他开一两句玩笑。

就这么不经意间,人家就把秦安和伏羌县的电报业务拿下了。

令人徒唤奈何,回头再看,杨大眼才发现自己当初错的有多么离谱,别说他做不成一个黄渚镇的电报业务,就算他真的把电报站建起来,很可能会被人一脚踢开。

“呵呵,别说你一个小农民,就是那些报纸上常露脸的巨商大贾,哪个不是战战兢兢,长远布局的?没道理果子熟了,让你个外人来吃第一口,没吃着是你的运气,否则狗命不保。”

杨大胆自曝糗事,衬托杨妮的伟光正,小姑娘抖了抖手里的报纸,冷冷一笑。

“看到没,当官使人愚蠢,无非利令智昏耳!”

杨大胆忙翻到最新的塞音时报,杨妮向他展示的标题:当官使人愚蠢。

这话是今年总山合议会上老仙的原话,但通篇看下来,杨大眼根本没看出来当官的蠢在哪里,以他小学生的水平,感觉有些跑题了。

塞音二十一年的总山合议会比以往延长了五天,因为去年合议会老仙没参加,定海神针不在,开会就容易扯皮,不得不跳过。

问题就堆积了下来。

要说塞国去年形势如何?那是一片大好。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6亿元,财政收入近2亿,全国人口达到2000万人。

股市持续上涨,股民人数超过百万。粮食丰产,棉花、橡胶等原料短缺问题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