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忍不住开口:“三哥,装作喝粪便的行为似乎有些过激了。你真的会这么做吗?”他的语气中透露出疑虑。尽管天堂曾说过没有历史记录,但谣言并非无缘无故。其中必定有些真实之处。朱棣感到自己的声誉受到了诽谤:“……如果你喝,那我也不会喝。”
朱权急忙补充道:“三哥,请别生气。我只是觉得你非常厉害,七百个人怎么可能轻易反叛你?即便是韩信重生,恐怕也会觉得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甚至朱元璋也好奇地投去一瞥,显然对七百人反叛的想法颇感兴致。
有说法认为,朱元璋手下缺乏能干的将领,这是建文帝统治时期为何未能培养出众多杰出将领的原因。然而,这种看法并不准确。
建文帝的手下将领包括耿炳书、吉景龙、屠宝应、盛勇、平安等,简而言之,人才济济,每位将领都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此外,尽管建文帝的军队数量和粮食储备都相对较少,但他却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
按照常理,朱棣本不应该取得胜利,建文帝本不应该失败,事情本应如此发展。
然而,朱棣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因此,建南之战并不广为人知,很少有人深入研究朱棣是如何实现这一奇迹的。
朱家族成员的目光充满了困惑,他们的内心和耳边充满了疑问。即便作为家族的一员,他们也难以想象朱棣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建文帝。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续。表面上,朱棣的叛乱似乎是建文帝削弱亲王权力的结果。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探讨,会发现这背后是“建文新政”的问题。
朱元璋偏爱文官,并经常采取严厉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建文帝继位后,他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深谙儒家经典,相信应该更加重视武官的作用,认为各种制度过于严苛。因此,他大胆地推行改革,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建文新政”。
“建文新政”初衷良好,但在实施过程中显得过于仓促,这导致了朝廷内部的分裂。
在中央政府中,南方武官集团得到了青睐,许多文官因此失去了权力,感到非常不满。而在民间,大众已经习惯了朱元璋的政策,面对如此多的变化,他们发现很难适应。
很少有学者认为建文帝对此情况一无所知。毕竟,他年轻且缺乏显着的成就,权威远不能与朱元璋相提并论。最合理的做法应当是延续朱元璋的政策,并进行适度的调整。
建文帝的剧烈改革与朱元璋的治国理念背道而驰,导致了民众思想的混乱。
因此,当朱棣发起叛乱时,他宣称:“皇帝被刘氏家族的武官误导,他们任意改变了开国皇帝留下的政策。为了使大明回归正道,必须清除这些武官。”
综上所述,许多传统的武官和贵族对建文帝的改革持有反对态度,选择置身事外,不干涉宫廷内的内部斗争。战争尚未正式爆发,建文帝就已经失去了大量的支持。
兄弟们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各自的想法。这个侄子竟然就这样推翻了朱元璋的统治,还自称是孝顺的!
建文帝跪在地上,心神不宁。朱元璋年事已高,随时都可能退位。他不是一条腐朽的小鱼;相反,他年轻、充满活力,渴望成就伟业。
他渴望改革,这似乎是正确的道路,但他是否走错了方向……
建文帝逐渐恢复了自己的神智,并急切地试图解释:“陛下,请给我一个机会解释。在建国初期,暴力或许曾是主流,但现在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需要治理的时代,政策必须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实际上,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宽容的人,否则,他不会允许他的儿子和孙子们违背祖先的教诲。
他挥了挥手,打断了建文帝:“不要再说了。”
建文帝急切地唤道:“陛下——”
朱元璋显得异常烦躁,反驳道:“够了,别再胡言乱语。我已告诉你闭嘴,难道你听不懂人话吗?不要烦我,让我听听天意!”
“让我听听,你留下了耿景隆他们,怎么可能还会失败?”建文帝带着愤怒的语气追问,言语中透露出不安。
他的叔叔们心中不禁叹息,认为这或许是一代代孝顺的体现。皇帝虽常责骂他们,但对孙子们却宽容至极,几乎从不施加惩罚。他们曾有些羡慕,但现在感到了一种平衡——皇帝的轻蔑并非只有他们能体会。
[建文帝的一个主要错误在于他起用了大明的战神耿景隆。] 这句话一出,耿景隆及其他人都感到震惊。如果这被视为错误,那为何他又能被尊称为大明的战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事实上,那些将军们已经表现出色,但建文帝坚持任命耿景隆为最高指挥官,用以镇压朱棣的反叛。在会沟河战役中,耿景隆指挥的超过五万九千人的军队与朱棣声称的仅有九千人对抗。原本,耿景隆应当轻松取得胜利,然而,他却遭遇了毁灭性的失败,损失兵力高达九万之众。朝中大臣们纷纷请求处决耿景隆,但建文帝却拒绝了这一请求。
随后,朱棣成功攻入首都,而耿景隆与其他人一同拉开了帘子,欢迎燕军入城,这一事件后来被称作“羊椅帘事件”。自此,朱棣即位成为永乐帝,而建文帝却下落不明。耿景隆被任命为王子太师,成为众多大臣中地位最高者。许多人对于他的失败感到困惑不解。因此,有关耿景隆要么是无能之辈,要么是朱棣间谍的猜测四处流传。
“五万九千人对抗九千人,你竟然输了?”朱家族成员们都惊得合不拢嘴。
宁帝朱权赞许地说:“陛下,您仅凭一万九千人就击败了钟友亮,而五万九千人却败给了您。三哥,您已经超越了您的老师,变得更为强大!”
在朱棣的辉煌成就面前,甚至连朱元璋引以为豪的战绩似乎也显得不再那么耀眼。
他们的心中不禁生出怀疑,这样的成就似乎太过夸张,难道耿景隆真的是间谍吗?
朱元璋目光如炬地审视着耿景隆,他的脸部肌肉不由自主地抽搐着,质疑道:“你究竟是不是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