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是谁在窥探

但镇上极少见人种植这些草药。

于是,她决定到城外的山间一探,寻找那些野生的草药。

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微风中夹杂着湿润的草木香气。

给予她鼓励。

她背着竹篓,独自步入山林深处。

在静谧的林间,古锦岩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辨认每一株植物。

她认得出野菊花、蒲公英和艾草,这些都是治疗外伤和止血的常见草药。

她小心翼翼地用随身带的小刀切割根茎,将药材逐一放入竹篓

尽量不破坏植物的根系,以便来年还能继续生长。

每找到一味草药,古锦岩的心中便生出一丝欣慰。

每一株草药都意味着能够缓解一位受伤者的痛楚,甚至可能救下一条生命。

她抬头望向被阳光笼罩的山林深处,心中感到一种微妙的安宁。

即便身处战争的阴霾下,这片土地依然保留着一份安静的生命力。

她的手上已布满了小小的划痕,手掌因日复一日地握紧刀柄而磨出厚厚的茧子。

她疲惫地在一块岩石上坐下,仰望头顶的树冠,透过茂密的枝叶看见天空的淡蓝。

就在此时,一只鸟儿从树枝间飞过,轻巧地停在不远处的枝头上。

古锦岩不禁感到些许孤独,但又觉得内心充实——这片山林与她共同承载着希望。

在她的努力下,竹篓渐渐装满各种草药。

她找到了祛热消炎的金银花,止痛的杜仲,甚至意外发现了几株罕见的紫苏叶。

山间的清风吹拂着她的发丝,拂去了脸上的汗水,她的脚步虽然疲惫,但目光依然坚定。

采集的过程都让她内心多了一份踏实感。

这些草药不仅是在治愈伤口,更是让她找到了一条救世之路。

背着满满一篓的草药回到草陌镇时,天色已近黄昏。

夕阳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她步履稍显沉重。

但心里却洋溢着一丝满足。

镇上的人们看到她一身泥土和汗渍,带着疑惑和些许感激的目光注视着她。

尽管他们习惯了对外人保持警惕,但古锦岩的行动让他们看到了她的真诚。

古锦岩回到茶馆,将那满满一篓草药轻轻放在桌上。

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微微舒了口气。

她缓缓坐下,抚摸着这些在山中辛苦采摘的草药。

每一株草药都仿佛带有生命的力。

眼前的这些珍贵资源,将能为镇上的百姓缓解不少痛苦。

她小心翼翼地从竹篓中取出一株株草药,逐一整理。

金银花的嫩茎和叶片需要细细摘除;野菊花则需要阴干保存;而艾草的根茎部分必须小心切开,以便更好地发挥药效。

她在脑海中一一回忆各类草药的功能与用法,根据这些特性为不同的症状制备药方。

就在她忙碌之际,镇上的大夫刘老爹推门而入。

他是草陌镇唯一的大夫,年逾六十,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

古锦岩早就听闻他的医术扎实,对他也抱有敬意,于是欣然邀请他一同整理草药。

“姑娘辛苦了。”刘老爹坐在桌旁,目光落在满桌的草药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露出一丝赞赏的微笑,“这么多珍贵的药材,都是你一人采来的?”

古锦岩轻轻点头,带着几分羞涩地说道:“在这片荒野里,只能依靠大自然的恩赐。

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救治百姓还得仰仗您这位长者。”

刘老爹欣然接受了古锦岩的邀请,与她一同将草药分类整理。

他们首先将草药按功能分成不同类别:清热解毒的放在一边,止血的放在另一边,止痛消炎的则单独归置。

两人一边整理,一边交流药理和疗效,刘老爹不时赞叹她对草药的深厚理解。

而古锦岩则虚心请教,吸取他几十年来丰富的临床经验。

她拿起一株带着泥土的蒲公英,轻轻拂去表面的尘土。

低声道:“刘大夫,您看,这种草药我采了不少,但草陌镇的气候和中原略有不同。

若用来给孩子祛热,会不会稍显寒凉?”

刘老爹捋了捋胡须,点头答道:“姑娘所言极是。

这里的孩子体质本就偏弱,若单用蒲公英确实过于寒凉。

不如加点枸杞叶中和其性,再以生姜温暖体内,效果更佳。”

古锦岩听后恍然大悟,立即按他所说的方子,将蒲公英与枸杞叶、少许生姜调配在一起。

她一边动手,一边不禁感叹:刘老爹的经验不仅丰富,还充分考虑到当地人的体质差异,实在值得自己学习。

草药准备完毕后,古锦岩与刘老爹开始调制药膏。

她将止血消肿的野菊花和艾草捣成细腻的药泥,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搅拌,确保每一部分都均匀分布。

若药泥不够细腻,敷在伤口上可能会造成更多不适。

刘老爹则在一旁拿出早年自己制作的木制模具,帮助她将药泥装入小容器中,方便携带和分发。

夜深时分,茶馆内还亮着昏黄的油灯。

古锦岩和刘老爹静静地忙碌着,偶尔低声交流。

整个空间被一种平静又温暖的气氛包围。

看着这些调制好的药膏和草药汤剂,她的内心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姑娘,您这心性,真是让老朽佩服。”

刘老爹语重心长地说,“我行医一生,见惯了许多,只望更多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能将医术带到需要的地方去。”

古锦岩微微一怔,回望着刘老爹满是风霜的脸庞。

心中生出一种温暖而深沉的力量。

她轻轻说道:“我愿意尽力而为,哪怕只救下一人,也是值得的。”

茶馆外,天空刚泛起一丝微光,古锦岩与刘老爹已在昏黄的灯光下备好了药材与汤剂。

清晨的凉意夹杂着淡淡的草药香气在茶馆中弥漫,门口已聚集了不少镇上的百姓。

老人、妇人、虚弱的孩童,还有那些被伤痛折磨的年轻人,带着或疲惫、或期盼的神情望向茶馆。

古锦岩轻轻走上前,对他们温和地说:“大家请进来,不要着急,我们一一诊治。”

一位年迈的老人最先走上前,眼神里透着些许畏惧和试探。

他因为久病无医,浑浊的眼神中充满无助。

古锦岩微微一笑,耐心地扶他坐下,握住他的手,温柔地说:“您别害怕,我会为您调制合适的药汤。

让您可以好好休息。”

她仔细查看他的脉搏,又翻看药草的分类,迅速将祛痰的金银花、温补的生姜放入陶钵中,嘱咐他如何使用。

见古锦岩如此细致,老人眼里浮现一丝感动。

他低声道:“姑娘,我这一把老骨头,本以为没指望了。

您能救我,真是我们这些苦命人的恩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