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曲子里面的北国气魄宏大,雄伟磅礴。我大唐的万里江山不同样如此?可君王只顾享乐,弃祖宗基业不顾,根本不关心黎民百姓,即使我心系苍生也无可奈何。不过,这位教员说得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大唐的大好河山不应该被辜负,只要我还活着,就要一直做下去,总有见天日之时。
北宋:
欧阳修:为文以韩公为宗,摒弃奢靡之气,我大宋的诗文就该如此啊!
苏轼:为什么后世老师教授曲子是这样教的?需要讲解得这么细致吗?还一字一词地把意思说出来,不应该是学者自己感悟?虽然是理解了,但是感觉意境全无啊!
李清照:豪放旷达,此人胸襟绝对开阔。这词也是“别是一家”了。
在这些对着《沁园春·雪》课堂各有所思的人里面,有一位比较特殊。
那就是南宋赵昚时期的辛弃疾。
此前,在符离之战中,由于负责北伐的李显忠与邵宏渊不睦,导致宋军大溃,被金人追着打。
此战后,在主和派的压力下,官家派使臣向金求和,随后金宋签订了“隆兴和议”,大宋还要向金人进贡岁币,割地给金,这简直是国之不幸。
辛弃疾等主战派与主和派一直政见不合,他一直主张与金对战,可是主和派的人却以劳民伤财为由劝说官家。
他看不起那些不战而降之人。
明明有这个能力与金人对抗的,但这些人的骨头就是软,什么都还没做,就想着对人俯首称臣。
想到这,他一阵气闷,更过分的是,官家居然忍受金朝的羞辱,与金以叔侄相称。
自己的君主顶着一个“侄皇帝”的称呼,辛弃疾只觉得实在是奇耻大辱。
想当初,官家刚登基的时候,也是满怀锐气的,誓要收回大宋失地。
之前官家明明是站在他们主战派这边的,现在竟然已经偏向了这些软骨头。
几天前他刚向官家献上了《美芹十论》,还向右丞相虞允文上书《九议》,客观地分析了宋金双方的形势,也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战术。
希望可以唤起大宋君臣的抗金热情。
可是即使他这么努力了,却没有发挥作用。
他的政治主张并没有被他们放在心上,官家甚至回复他说:“此事不必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