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何老师又放了一张图片,图片里,是刚上课的时候她提到的关于怎么证明大熊猫和冷箭竹都是细胞构成的问题。
这张图清晰地显示了冷箭竹和大熊猫是怎么由最小的细胞,逐步构成一个个体的。
大熊猫:心肌细胞—心肌—心脏(器官)—血液循环系统—大熊猫。
冷箭竹:表皮细胞—保护组织—叶(器官)—冷箭竹。
看完这部分,各朝的人都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战国时期,庄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群。人与自然是这种关系吗?人在自然界里,顺应天地时序,与这些细胞一样,只是其中一环。说到底,最终都会泯灭在天地之间,既然如此,人处事何不顺应自然之道,仁义礼乐,乃限制于人的悖道而已。
东汉时期,张仲景:人与世间万物同根同源,由这个细胞组成,那从自然之中肯定可以得到关于各种疾病的解决方法。
东晋时期,郭璞:这冷箭竹和大熊猫的生命层次区别甚大,看来植物类的生命结构更简单一些。
唐朝,李世民:倘若按照这种说法,所有人除了社会地位不同,其实单就个体而言,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在古人们思考着的时候,何老师的课程内容也讲得差不多了。
照例来到习题巩固阶段。
因为有上节数学课作为模板,这次弹幕上答题的人变得更多了。
看着公屏上飞过一条条带着答题人名字的答案,裴姝心里再次感叹“祖宗们太积极了。”
课堂最后,何老师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其实这堂课本来应该带着大家去实验室里看一看细胞组织的,但是因为最近学校在换新器材,实验室还有点乱,不太方便。等后面弄好了,咱们有的课就直接到实验室去上了。”
听到这个消息,其实很多人都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