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本人:没错,我不赞同孟子的性善论,善的东西都是努力的产物。
胡老师:“荀子虽然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但是他却没有进入孔庙。后世很多人不认可荀子的性恶论,不过他不能配享孔庙的原因除了性恶论外,另外一个原因是荀子教出来的学生数千年来一直被儒家诟病。”
战国时期。
荀子:。。。。。。我,孔子的继承人居然没有进入孔庙?算了算了,随便吧,反正我也控制不了后人的想法。不过是哪个学生如此厉害,被同门诟病了数千年?我得细细观察一下。
韩非:对不起了老师,感觉说的是我。
胡老师:“荀子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弟子,他们声名显赫,改变了Z国历史的面貌,他们为此后的王朝提供了一套缘法而治的统驭之术,他们就是李斯和韩非。”
简单介绍了一下韩非的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
荀子:好嘛,居然是你们两人,不过他们是做什么了?
韩非:我的预感一点没错,希望老师不要怪我吧。
胡老师:“韩非抛弃了老师倡导的礼仪,转而宣传法治,称为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认为如果没有法令,即使是尧舜禹这样的圣贤之君也不能治理好国家,而受到法令约束,即使是桀纣那样的暴君也不会把国家乱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商朝,帝辛:关我什么事,提我做什么?你的意思是商朝灭亡了是因为缺少法令?
战国时期,荀子:这,转得够彻底的,这已经是法家了,我出生于有法家的国家,进入儒家,教出了一个法家学生,不知道是什么造化啊!
胡老师:“尧舜禹这样的贤君百年难遇,桀纣那样的暴君也世所罕见,大部分国君都是中人之资。中等国君守着法令来治理国家就好比一个笨拙的工匠,守着规矩尺寸来做工,怎么也是大致不差的。”
商朝,帝辛:世所罕见?我就当作是在夸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