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奇怪的细胞们

东汉,张仲景:进化?是了,之前提过物种进化的问题,既然物种一直在进化,构成它的细胞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这样就可以说得通了。

唐朝,李世民:对万物起源这个问题越来越感兴趣了,这个老师讲课的时候说可能,那就是后世其实也还没完全确定,还只是停留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也是,这哪里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弄清楚的问题。

何老师:“细胞的祖先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不同,细胞和环境长期相互作用,通过自然选择,就造成了现在多种多样的细胞后代。”

战国时期,庄子:自然选择这个说法有点意思,能适应自然环境留下的生物,生存能力肯定是强大的。

秦朝,秦始皇:自然选择、自然淘汰吗?这就和之前的各国激战一样,我们秦国适应了社会,所以留下了,后面秦国不适应社会了,又被其它朝代取代了。

何老师:“同一个生物体内,细胞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洋葱植物体,它的体内有叶肉细胞、表皮细胞等。人体内有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为什么同一个生物体内会有多种细胞呢?”

战国时期,扁鹊秦越人:我记得之前说过,多细胞生物需要依赖分化的细胞完成密切合作。就是有需要才生成的,好比说我们需要看东西,就长出了眼睛,想要听到声音,于是有了耳朵。

唐朝,孙思邈:为了适应不同需求吧?就和手要抓取,脚要走路一样。

何老师:“这是由于多细胞生物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分化......”

听完何老师的解释,大家大致明白了,就是因为生物体各部位需要的功能不同导致的,并且之前生物课上留下的一部分疑问也得到了解答。

也有人想到了其它方面。

南宋,宋慈:不知道单细胞生物又是如何分化的?还是不用分化?之前是说过单细胞可以独自完成生命活动。

对细胞具有多样性的原因做了一个小结后,何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呢?”

南宋,宋慈:估计不是吧。

何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张细菌结构示意图,接着引入了后面的内容。

“大家看这张图,很明显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战国时期,扁鹊秦越人:细菌?这和前面的细胞都不一样,那个DNA居然就这么乱糟糟地放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