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上午第一节课,在经历了又一连串的英语单词和句式的洗礼后,即使对英语课无感的人也记住了一个单词“Freshmen”。

这个单词让部分人对于英语这种语言体系产生了一点兴趣,一个单词,前半部分代表新鲜的,后半部分代表人,合起来就变成了新生。

很奇怪的组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点洗脑。

这节课最后还剩一些时间,孙老师拿出了一个翻译题给大家:“同学们,按理说这是大学四级考试的内容,高中不用学,但我觉得这个题材很有趣,所以拿出来给大家增加一下词汇量,同时学习学习这项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

当年的这个四级翻译题可是挂上了热搜榜的,很多人讨论坎儿井和都江堰哪个的难度更大一点,热衷于上网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两个翻译题了。

孙老师:“坎儿井可以翻译为Karez......”

古人们:嘶,这看起来就很难的样子。

整个翻译过程是中英文混杂的,不过观看直播的人自动忽略了英文部分。

战国时期,李冰:新疆按照后世的地图看是在西北方向,这地方没去过。这个坎儿井利用地下渠道将水井连接在一起,很想看看这个地区的地形具体是什么样的?需要用这种方法,应该也是因势利导修建的水利。

元朝,郭守敬:我好像见过这样的井渠,西夏就有类似的。

为了辅助同学们理解这项水利工程,孙老师找了一个短视频给大家观看。

【在新疆,有一个和万里长城一样伟大的工程,那就是坎儿井,它隐藏于戈壁之下,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非常古老的地下水利工程,到现在都还在使用。】

听到坎儿井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期朝代的人开始计算这项工程大致是什么时候的。

战国时期,李冰:两千多年后都还在用,这个工程确实厉害,得好好学习一下。

秦朝,秦始皇:目前没有听过这个名字,而且新疆这块区域在我这个时期还未纳入版图,所以应该是后面的朝代才出现的吧?

西汉,刘彻:这个名字我也没听过,但是我们这个时期也有井渠,等下次派人到西域的时候要好好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