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换了一个教室。
除了体育课外,这几天习惯了这批学生基本上都待在这个明亮但略显呆板的教室里,突然更换场所,让很多人居然还有点不太适应,但更多的是期待。
一直盯着一个地方看,很多人早就有点腻了。当然了,主要是那些听不进课的人有这样的感觉。
这节课是音乐课,大部分人对于后世的音乐课十分好奇。历史课后,裴姝他们班的人陆陆续续就开始往另外一栋楼走去。
音乐课教室在离主教学楼不远的地方,它所在的这栋楼只有三层高,专门被学校安排用来进行音乐课教学或者搞其它活动,也不用担心会打扰到其它班级。
音乐教室比平时上课的教室大多了,差不多大了一倍。看到和之前的教室相差不是很大的新教室,很多人失望了。这不就是少了那些课桌椅、比原来的地方大一点吗?也没有什么新意啊!
有些人则是好奇里面那些看起来有点古怪的东西,敏锐一点的已经在猜测是不是乐器了。
还确实是乐器,学校给这门课配了一些比较普遍的乐器,比如电子钢琴、吉他、二胡、古琴等,实际上除了一些特殊的场合,很多时候都用不到。要是音乐老师要求高一点,他们会自带乐器来上课。
看着那些乐器,古代的音乐家们提起了精神,寻找自己熟悉的乐器,最后失望地发现很多都不是他们认识的。
春秋时期,俞伯牙:那是琴吧?不过看起来和我们这个时候的有点不太一样,不知道弹奏效果如何?
三国时期,嵇康:那个黑白条状的乐器是什么?真是闻所未闻。
唐朝,白居易:怎么都没有琵琶?我喜欢听这个。喔,差点忘记了,这是学校,不是教坊司。
在众人的猜测中,音乐教室里已经差不多做好课前准备了。根据老师的要求,文艺委员王伊倩安排大家在教室中央围坐好。
这几天古人们渐渐地了解了后世这种班级构成,发现除了老师外,学生当中也存在着“阶级”划分。
除了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这些小领导外,各学科还有科代表,然后还有纪律委员、劳动委员、音乐委员这些岗位,总之,挺丰富的。
别看只是一个几十人的班级,可是加上老师,已经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机构了。
其实某些朝代的学堂里也有类似的负责人,但是都没有现代分得那么细致,这让很多人惊叹和好奇后世学校的组织结构。
正式上课,音乐老师做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同学们好,我叫朱音。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你们的音乐课都由我来给你们上。大家都不是音乐特长生,所以我们的音乐课主要是以放松和培养大家的音乐素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