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后是团体活动。

这门课是班主任宋老师负责的,说是一门课,其实主要是给学生放松或者扩展其它知识点的,具体看班主任或者学校安排。

这个星期学校没有安排活动,本来宋老师想接着给学生讲语文的。

她来到教室后看着大家有点萎靡的样子,今天天气确实有点热,估计讲课效果不太好,于是宋老师临时更换决定,准备活跃一下班级氛围。

宋老师:“同学们,这是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了,我们来搞个小活动,来玩飞花令吧,看看大家的诗词积累情况怎么样。”

听到“飞花令”三个字,各朝代的文人雅士们来兴趣了。

唐朝。

刚刚和孟浩然谈天论地的李白睁开了微醺的双眼,眼里都是光。

他哈哈笑了两声:“襄阳兄,后世的人要行酒令了,这几天我一直没看到后世的酒长什么样,也没见这些学子喝过,以为他们都不喜欢饮酒呢,原来是要在特殊宴席上才饮酒啊!”

李白想,我一定要看看后世的酒,不过只能看不能尝,还是挺可惜的。

不得不说他白期待了。

孟浩然也来了兴致,想看看后世的飞花令和他们这个时期比起来有何不同。

北宋。

苏轼本来也挺兴奋的,可是想到之前看到的现代诗,突然想到:飞花令里不会出现那种类型的诗吧。要说也不是不行,就是感觉加进去会很奇怪。

虽然有点纠结,但是苏轼更多的是期待,这几天天天都是后世的科技、发明什么的,就算有活动也和他们时期的关系不大,现在终于看到一个自己熟悉的活动,苏轼还是挺开心的。

本来大家以为后世的飞花令和他们的应该差不多,可是看完宋老师的安排,他们觉得有点陌生,但是也还是觉得挺有趣的。

宋老师是按照分组对抗的方式进行的,她把全班按照座位分成了四个小组,按照小组轮流背诗词,直到某个小组背不出来为止,坚持到最后的小组获胜。

小组内只要想到合适诗词的人都可以站起来,不愿站起来可以把想到的诗词提供给愿意起来发言的同学。

几分钟时间就安排好了,飞花令正式开始。

唐朝。

一直到活动开始,李白都没见到自己期待已久的现代美酒,他有点失望,倚回舟上。

端起之前的白玉小酒壶,李白感叹了一声:“看来后世的人不准这些学子饮酒啊!人生在世,没有美酒岂不白来世上一遭,真是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