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交通工具的变迁史

清朝。

雍正的精神还是比较好的,他早就习惯熬夜了。他作为皇子的时候每天需要早早起来上课,比后世的学子起得还早。

做了皇帝之后,休息的时间就更少了,一天基本上就睡两个时辰左右。

其实倒也不是他不想睡,就是需要处理的奏折太多了。把批奏折的事放给其他人他又不放心,总觉得别人干不好,而且某些机密文件他也不太能放手。

前面的很多朝代被宦官、外戚等祸乱的情况他不想让它们在大清重演,这都是血的教训啊!肯定得吸取教训的。

所以很多事他都亲力亲为,不想经过他人之手。

说到批阅奏章,他其实有点想吐槽后世的作业批改。他见过裴姝他们老师给学生改的作业。作业不多,因为也才开学没多久,试卷上十分简单地划了“√ ”“×”和分数,其它什么都没有了。

想到自己在每份奏折上都要写上很多批注,把哪里有问题、需要怎么改进等都写在原奏折的旁边,雍正觉得还是自己负责一些。

就算没问题的,他也会写上“很好”,一句一句地看完,可以说十分认真对待大臣的劳动成果了。至于有的写得很啰嗦的奏折,雍正表示那不叫啰嗦。

高老师:“同学们,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交通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知道,步行是人类最早的交通方式,等人驯化了马匹后,出现了骑马这种更加快速的交通方式。”

“之后人类发明了马车、木轮车等工具,一直到我们现在,又发明制造出了时速500km的磁悬浮列车、超音速飞机等交通工具,这一过程我们用了几千年时间。”

看到高老师要讲的内容是这个,还坚守在直播屏前的人倏地打起了精神,眼睛都亮了:这个话题好啊,感兴趣。

唐朝。

李世民满脸期待,想着看来没白等,果然这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会插入其它的内容,这种方式他很喜欢。

虽然知道高老师不会讲解详细的制造过程,但是他还是想看看唐朝以后世界上出现了哪些交通工具。

飞机他算是认识了,高铁也简单地看了一下外表。时速500km看得李世民羡慕不已,坐上这个列车,他大唐的国土估计几天就能跑完一圈了。

真羡慕!如果他有这个东西,他视察大唐的疆域将会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什么泰山封禅、巡游的,小事小事,都不重要了。

高老师:“交通工具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影响了人的生活质量,还对人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大家想一下,不说旅游了,光说我们的日常用品,哪一样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我们享受的便利都是高效的交通工具带来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火车、汽车等,我们的现代社会估计就瘫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