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民族经济、国家经济什么的,不是他们这些技术人员该考虑的,那是领导做的事。他们这样想是不对的,错误的,还说Z国专家这样想失去了工程技术人员的资格。】
【反正Z国专家被骂得挺狠的。由于争议较大,西南铁路分局只好将两个方案报送给中央审定。受国内的政策影响,成昆铁路施建初期最终采用了中线方案。】
听到这里,很多人都愣了:怎么选了中线?
北宋。
赵匡胤听到这段经历,觉得有点奇怪,明明后世的Z国从他们的经历看起来还是很厉害的,而且都是专家了,为什么Z国的专家会被人家这样骂?
国与国之间这样搞不会出现摩擦吗?而且Z国人对于自己的国情了解得更清楚吧?不应该什么都听别国的。
还是因为关键技术掌握在人家手中?
他突然有点心疼后世的人了,之前看到他们建国初期很穷、很落后,没想到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在自己的地盘上只能听别人的。
很多人都很不理解,不过细心一点的人看到了“施建初期”几个字,想着后面应该是出现其它情况了。
秦朝。
李冰倒是挺理解前苏专家的,如果不考虑政治、经济等原因,只考虑技术问题的话,修路确实就要越简单、越容易越好。
就是俗话说的走捷径。
不过李冰也知道,修路不可能不考虑政治、经济,本来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为了治国之策服务的。
视频:【在相关人员根据前苏专家的意见设计出《成昆铁路中线方案》那一年六月,某大学地质系师生在川滇交界处探明,攀枝花附近地层内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煤炭资源以及钼、镍、铂等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
【这一发现,加上考虑到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中央最后觉得中线规划所经过的地区辐射人口少,没有多少重要经济据点,且地下矿藏资源也不丰富。成昆铁路将来作为西南的交通大动脉,必须考虑它的综合效应。最终,采用了西线方案。】
清朝。
雍正心里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些资源勘测太及时了,不然都要开始动工了。动工之后再改,需要花费的成本就更大了。
这些地质系师生为什么刚好去那片区域考察?这个纪录片里说得简单。但背后一定还藏着更复杂的因素。
视频:【其实中央选择西线方案,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