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公旦本来以为这里的“典籍”指的应该是后世的典籍,可看了主持人的叙述,他明白这里说的应该是古籍,也就是他们这些古代时期的。
看到主持人引用了自己的一句话,姬公旦点点头,看来后世还是认同他的看法的。
再早一点的历史记载他无从得知,比较明确的就是殷商先人记载的历史了。
他其实暗地里还挺期待后世能不能考古出更早的人类历史文明,有资料记载的那种。
他们这些时期估计是暂时无法做到的,毕竟天、神的观点影响深远。
魏晋南北朝时期。
范晔品味着【珠还合浦,历劫重光】几个字,觉得能被比作珠宝的典籍应该是很厉害的,而且这部典籍之前肯定经历了很多磨难。
他十分好奇是什么样的典籍可以让后人如此重视。
很快他就看到了这几个字旁边的《永乐大典》。
后面是一段讲演回顾,视频的视频里看视频,古人真切地感受了一波套娃。
他们看到里面出现了《尚书》《史记》《论语》等多部典籍的演示镜头。
被提到的典籍作者有点惊讶,也有点期待,想看看后世是怎么讲自己的作品的。
他们有点可惜,这期没有讲自己的作品。
明朝。
朱棣看到《永乐大典》的时候就反应过来这里的典籍讲的是自己派人编纂的那部。
他没想到后人真的这么重视《永乐大典》,之前886开通公屏发言功能的的时候,自己这个时期能在第一批开通,《永乐大典》还是占了优势的。
不过现在也没影响了,一个星期下来,很多朝代基本上都开通了。
他之前还看过很多第一批没有提到的朝代的人发言呢。
看到“历劫重光”,朱棣想着《永乐大典》在后面经历了什么事?不然怎么用历劫来形容呢?
他知道为什么前面要提到这么多的古籍,因为那些古籍都是他下令编进永乐大典里面的。
清朝。
乾隆有点期待,既然提到了《永乐大典》,自己的《四库全书》是不是也会被提到啊?
他承认《永乐大典》这部类书很宏大,不过传到他这个时候已经缺失了很多册了。
乾隆觉得自己让人编写的《四库全书》更完整,而且他还把一些没必要的内容剔除了,比《永乐大典》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