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甚独 华发半生 2274 字 28天前

“那你俩暂时一个叫十九,一个叫二十吧。等以后,若有了自己想叫的名字,可以来找我改。四娘你也一样。”

说完,萦芯见阿砖已经睡熟了,便示意阿蜜把孩子还给静月。

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两眼泪还没干的静月愣怔抬头,双唇嗫嚅却说不出把儿子给定侯夫人养的话。

倒是小四娘胆大,赶紧抬头望向定侯夫人,声音脆脆的问:“夫人,能让奴回马场养马吗?”

包括萦芯,室内所有人都不可置信的看着小四娘。

他们这一行人是今天一早被阿善派车送到李府的,用滚烫的热水洗涮干净后,正好赶上了李府下奴们开午饭。

多稀奇呢,下奴能吃午饭。

这世道多少世家分支都吃不起午饭,定侯夫人能给她所有的下奴吃。

而且还不是残羹冷炙,而是厨下专门给他们做的,热气腾腾的美味饭食!

立刻抛弃了旧名的十九郎饭还在嘴里,就问明白了,定侯夫人府上的奴仆们天天顿顿都这么吃!

是以,以定侯夫人府上的待遇,进来后还想出去的小四娘是第二个!

第一个当然是阿糖。

可阿糖是什么出身?小四娘是什么出身?

于是,萦芯兴味十足的看着小四娘,“为什么?”

“奴……奴就是觉得骑马好看!而且……”叫所有人盯着,小四娘的胆气也弱了些,她鼻尖见汗,声音越来越低。

生怕一个没拦住真让定侯夫人把小四娘退回马场去吃苦,跪在小四娘身后的十九郎一个劲儿的拽着她的下裳,以气音急急劝道:“你是傻了么!骑马有什么好!你难道要从军?”

“司鹿,带他们下去安置吧。我跟她谈谈。”萦芯一发话,静月、十九郎和二十郎三人就是再着急,也不敢违抗,只得见礼后乖乖的跟着大管事走了。

————(有话说写不下的注释)———

①这里我化用了东汉和曹魏的《贼律》,意为:投敌叛国的本人从腰部一断为二,全家族诛(父母、妻子及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全部处死)投降敌军的守城官兵、逃兵不得赦免。

②贵族官僚中位高权重的八种人犯罪后,普通司法机构无权审理,须在大臣“议其所犯”后,由皇帝对其所犯罪行决定减免刑罚的制度。“八议”制度源于西周的“八辟之议”,《周礼·秋官》关于“八辟丽邦法”的规定,亦公开赋予特定身份者享受减免刑罚的特权,后世的“八议”制度即源于此,到了曹魏时期正式入律。“八议”即议亲(皇亲国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有大德行与影响的人)、议能(有大才能的人)、议功(有大功勋的人)、议贵(贵族官僚)、议勤(为国家勤劳服务的人)、议宾(前朝皇室宗亲)。自曹魏以后,“八议”遂成为古代法律的重要原则。以上来自知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历史上:东晋卢陵太守羊聃“刚克粗暴,恃国姻亲,纵恣尤甚,睚眦之嫌,辄加刑戮。疑郡人简良等为贼,杀二百余人,诛及婴孩。有司奏聃罪当死”。但因其祖姑是景献皇后,属于“议亲”范围,结果竟被免除死刑。虽然一撸到底后,这位不过十日就惊惧而亡了。

本文中:虽然没有两晋,羊三、五、七不算大吴皇亲之后,在费县犯了诬告反坐的罪,也可以走议贵(贵族官僚)这一条就能以钱赎罪。如果他们没有羊氏的出身,按律都得砍头。

③十恶: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只要是犯了这十种罪,理论上哪怕铁铁的在八议之列,也不能赦免。

④“已诺必诚”意思是:已经许下的诺言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去履行。语出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得而获逞”意思是:愿望必定能实现。语出曹植《铜雀台赋》“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⑤“同侪”意思是:辈份相同的人。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

“久而敬之”意思是:和他相处越久,人家越敬重他。语出:孔子《论语·公冶长》“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我再啰嗦一句,就一句!====

这章李藿和裴嵇对话里备注都点多,真不是我刻意的,就是这个时代人都这样,说话讲究个有的放矢,有据可查,以侧面向人显示学问和阅读量。见谅见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