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寻求突破

大部分人员看出了工厂惩治贪腐的决心,表示愿意留在原岗位,也愿意配合新上任的李经理工作。

新上任的李经理虽然经验不足,但在梁亚静的支持下,在下属帮衬下,很快进入角色,没用半年时间,全部采购成本平均下降超过百分之十五。

另一个文件是劳动工资部经理被撤职,一名姓王的副经理被任命为正经理。

原劳动工资部经理已经接近退休年龄,看到梁亚静对采购部的改革,知道自己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从工厂任命梁亚静为副总经理,并明确主管生产、劳资、采购这三个部门开始,他自己就已经知道自己恐怕会被针对,但一直都抱着一种侥幸心理。

他知道梁亚静出自生产部,对生产部很了解,不可能会针对生产部,只能是针对劳资和采购。

采购已经是尽人皆知有问题,他跟采购并列在一起,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

在梁亚静整治采购过程中,他自己就已经主动找过梁亚静,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接受工厂的处罚,只是希望不被开除,让他能办一个停薪留职,等待退休。

梁亚静也没有为难他,只是找来王副经理,跟他商量下一步人员以及工资改革方面的问题,这名副经理原是第二成型车间的调度兼副主任,跟梁亚静关系很好。

梁亚静对他很了解,知道他为人正直、诚信,不会乱来。也正是因此,才会作为原劳动工资部经理的接班人,被调来劳资部的,原经理毕竟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从车间被调上来也只有不到两年时间。

新上任的王经理因为来自车间,所以对车间情况非常熟悉。

梁亚静来自第一成型车间,王经理来自第二成型车间,二人就决定从成型车间开始人员以及工资方面的改革,因为两人在成型车间都已经十几年,所以干起来就比较顺利。

很快,三个成型车间的辅助岗位就被重新定岗定员,减掉了一些没用的岗位和人员,对一线定额进行了重新核定。

搞定成型车间后,逐车间推行,三个月后,所有车间都被重新梳理了一遍。人员以及工资成本下降了百分之五左右。

在推行采购、劳资改革的同时,梁亚静跟穆青两人,一起走访了周边一些小规模的民营日用陶瓷工厂,以及几个匣钵工厂。

走访过程中,他们没有感觉几个匣钵厂的价格比自己生产成本低多少,甚至有的还会高于他们自己生产。

另一方面,这些小厂很多在生产或是已有库存,并不适合自己工厂,就暂时把匣钵外购的事情先放下,重点放在小型民营日用陶瓷厂上。

他们发现这些小瓷厂的实际状态并不让人乐观,一般都是煤烧窑生产,有个别的在用燃气窑。

设备陈旧,人员不稳定,基本是有单就做,没单就停的状态。大部分都是手工生产,专用设备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