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以为是陈景帝不甘过继嗣子,却因无子和朝臣紧逼,不得不妥协。也都料定了陈景帝将在生辰宴之后,宣布过继陈从义为嗣子之事。而按现在的发展势头,离册立太子也就不远了。
听说罢朝的那几日,陈景帝一直都腻在那位得宠的璟嫔身边,见天的造作呢,就想拼着要个亲生皇子。
还听说两人动静闹得挺大,德盈宫的下人们天天给主子烧热水,就没断过。那位璟嫔也好几天没出过宫门,各种补药补汤倒是送去了不少。
太后倒是看不下去了,红着眼亲自跑了一次德盈宫。却被皇帝这不管不顾的做派气倒了,还叫了康院正,最后是掩着面走的。不定被气成啥样了。
左相和陈从义倒是听的挺开心的,只觉得陈景帝被气得失去理智最好。他们也好从中得到些机会发展势力。
左相是从先帝手中起来的,本是世家子出身。虽然颇有才干,却因私心过重,过于在意世家地位和权益,成了世家贵族在朝堂上的代言人。早年对陈景帝施行新政制造了颇多阻碍。
只是因着陈景帝太过强势,且自小在军营历练,立下军功无数,得了众位将领和军士真心敬服。
有军权在手,武力镇压,又是明主,得了保皇党的一力支持。还慧眼识英,提拔了好几位寒门将领和满腹才华的文臣。方直也是那时被提拔上来,又靠着一路的战功,才升至了云麾将军的高位。
不管左相一群人是死谏、集体辞官还是其他手段,陈景帝见招拆招,一一化解。
最后,左相等人只得退步,陈景帝为显仁德,也是做了让步。结果,几位闹得最凶的被撤了职,左相做为皇帝对世家贵族表的诚意不退反升,成了当朝左相。
蛰伏多年,直到陈景帝多年无子,风波渐起,左相等人方才寻到了突破口。渐渐以江山继承为由,重新收拢了一批人。又选了陈从义为他们手中的筹码,算计着重新掌握朝堂,限制皇权。
眼看目标正一步步达成,陈景帝一步步乱了阵脚,左相有自得,却未松懈,继续与幕僚和几位同派系的大臣谋划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