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集 优柔寡断

他急忙转头看向蔡京等人,满怀期待地问道:“蔡爱卿,你可有办法迅速筹集足够的粮草和精良的兵器,以充实守军的力量?”蔡京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地说道:“陛下,这……这粮草兵器之事,绝非一时之功能够完成。且如今国库空虚,犹如干涸的池塘,要想迅速筹集如此大量的物资,实在是颇为困难啊。”

宋徽宗皱起了眉头,一脸的忧愁和无奈。他心里十分清楚,蔡京所说的的确是残酷的现实。这些年朝廷上下奢靡之风盛行,加上众多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国库早已没有多少积蓄,犹如一个被掏空的宝库。

正在这时,一名小太监神色慌张、跌跌撞撞地匆匆跑进朝堂,满脸惊恐地大声说道:“陛下,不好了,外面有传言说金兵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已经快要打到黄河边了。”这个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瞬间在朝堂上炸开了锅。大臣们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如同死灰一般,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人甚至开始低声哭泣起来,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绝望的氛围之中。

宋徽宗也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可怕消息吓得差点从龙椅上一跃而起。他怒不可遏地大喊道:“朕养你们这些大臣究竟有何用处?平日里你们只知道争权夺利、勾心斗角,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如今国家面临如此巨大的危难,你们却一个个束手无策,拿不出一个可行的主意。”大臣们纷纷跪倒在地,口中高呼:“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而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也陆陆续续得知了金兵南下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人们顿时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开始疯狂地抢购粮食和各种生活必需品,物价瞬间飞涨,如同火箭般飙升。原本平静祥和的市场变得混乱不堪、拥挤嘈杂,商人们趁机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毫无一丝良心和道德。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在一家米铺前声泪俱下地哭诉:“这米价怎么涨得如此之高啊,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可怎么活下去啊。”米铺的老板却冷漠无情地说道:“大娘,这兵荒马乱的年月,米粮运输极为困难,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一些富户人家则紧闭大门,如临大敌般加强家中的守卫力量。他们提心吊胆地担心百姓们会因为饥饿和极度的恐慌而发生暴乱,冲进他们的家中抢夺财物,因此惶惶不可终日。

在京城的一个偏僻小巷子里,有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其中一个年轻人慷慨激昂地说道:“朝廷如此昏庸无能,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任人宰割。我们应该团结起来,组织一支队伍,保卫我们的家园,扞卫我们的尊严。”其他年轻人纷纷响应,群情激昂,他们决定去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组建一支民间的自卫队伍,与金兵抗争到底。

回到朝堂上,宋徽宗强装镇定,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一些:“朕决定,让李纲负责汴京的防御之事,务必尽快组织兵力,加固城防。至于求和之事,暂且再派使者前去探探金兵的口风,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

李纲领命后,毫不迟疑地立刻着手准备。他马不停蹄地前往兵营,然而眼前的情况却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透顶。士兵们不仅缺乏严格系统的军事训练,而且手中的兵器破旧损坏,很多士兵甚至连一套完整的铠甲都没有配备。他望着这一切,心中暗暗叹息,同时也在心底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所能保卫汴京,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而那些被派去求和的使者,心中同样充满了忐忑不安和恐惧。他们心里十分清楚,此次出使金兵大营,无疑是羊入虎口,生死难料,凶多吉少。

在使者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出发后,宋徽宗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和沉思之中。他神情落寞地回到自己的书房,望着墙上那些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书画作品,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千。他深知,在金兵那无情的铁骑面前,这些书画作品不过是些华而不实的装饰品,毫无任何实际价值。

那些准备逃跑的官员们,趁着夜色的掩护,鬼鬼祟祟地带着家人和搜刮来的财物悄悄地离开了京城。他们的马车在空旷的官道上疾驰而过,扬起一片漫天的尘土。他们一路上提心吊胆,害怕被朝廷发现他们临阵脱逃的罪行,同时也害怕在途中不幸遭遇金兵,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