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老儒士们哪肯善罢甘休,见孔希学如此背叛,立刻群起而攻之。
陈老气得浑身发抖,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声嘶力竭地吼道,“孔希学!你可扪心自问,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你贵为衍圣公,乃孔子之后,这传承儒家道统的千斤重担,都便落在你一人肩头。”
“可如今,你竟做出这般令人不齿的糊涂事!”
“科举改革,让儒家经典在科考中的权重被大幅削减,这是对儒家千年传承的亵渎!”
“还有那女子半边天的说法,更是荒诞至极!”
“你难道忘了孔夫子所说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吗?”
孔希学静静地听完陈老的指责,脸上波澜不惊,他向前一步,对着陈老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这才直起身来。
不卑不亢道,“陈老,您的心情晚辈十分理解,可时代已然不同,我儒家之道也当与时俱进。”
“科举改革,削减儒家经典权重,并非是弃用儒家,而是为了培养出更全面的人才。”
“如今的大明,不仅要治理民生,还要应对四方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甚至是军事威胁。”
“只精通儒家经典,而不懂算术、律法、天文地理,又如何能在这些复杂的事务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至于‘女子半边天’这一说法,”
孔希学微微提高了音量,“绝非是对祖宗规矩的肆意违背,而是顺应天理人伦之举。”
“孔夫子虽有‘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之言,但也倡导‘有教无类’,此乃儒家教育理念之精髓。”
“女子同样有聪慧的头脑,有求知的渴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将她们拒之门外?”
“古往今来,女子展现出非凡才能的事例比比皆是。”
孔希学目光炯炯盯着陈老,“班昭续写《汉书》,以其卓越的学识与才华,为史学传承立下不朽功勋;花木兰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尽显女子的勇敢与担当。”
“如今,让女子参与科考,入朝为官,不过是让她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大明的繁荣贡献力量。”
“这与儒家的仁爱、平等理念并无冲突,反而是对儒家思想的进一步践行。”
陈老听着孔希学的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言辞,只能重重地哼了一声,气得身子都在微微颤抖。
留着山羊胡的中年儒士按捺不住,疾步上前,指向孔希学,大声斥道。
“孔希学,你休要在这里巧言令色,混淆视听!”
“就说前日我等观看的那场表演,简直是伤风败俗!”
“还引得百姓竞相围观,长此以往,势必会败坏社会风气,让我大明子民沉迷于享乐,忘却礼义廉耻,这难道也是你所谓的顺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