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略略。”
孙赋雨笑了一下没有理会二人的争吵,他不愿意参加比赛说白了就是嫌麻烦,因为他觉得反正最后的奖品又不会是什么好东西最多就是发个台灯什么的,所以与其去浪费时间倒不如老老实实地多打两套拳实在一点,不过既然要求了必须参加那他还是得好好准备一下的,争取进个正赛露个脸也好啊。
接下来的几天孙赋雨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件事中。。。。。。就有鬼了,孙赋雨这家伙嘴上说的挺好但是实际上和厦韵诗亲热的时间是一点没少,基本上也就是用了课余的一小点时间来进行所谓的准备,要是真有谁信了他的话那可真是扯了淡了!
没过几天,文学院内部的海选活动便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说是海选,但是实际上这场比赛的正式程度也一点不比正赛差,毕竟这场比赛可是由文学院承办的,要是年年都被别的学院抢走了冠军的话总感觉面子上也不太好看不是,所以每年这个时候文学院上下都是热闹非凡,大有过什么年度盛典的味道。
海选当天,孙赋雨选了一套还算正式的衣服带着自己的稿子去了会场,他被分在了第五组,还算好,没有在特别靠后的组别倒是省去了不少等待的时间。
“下一位,第五组十二号选手。”
第五组的第十二号正是孙赋雨,听到接待员的召唤,他站起身来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门。
前跨一步,孙赋雨步履平稳地走上了台。
或许是从小习武的缘故他举手投足间都很有规矩,行走途中上身稳如泰山没有丝毫的摇晃也没有那种吊儿郎当的感觉,而下身的双腿每次都已一个固定的频率迈出相同的距离,就像是一台机器一样让人不禁称奇。
台上的几位老师看到这一幕也是纷纷交换着眼神点了点头,朗诵比赛考验的可不仅仅是声音而已,体态也是其中的一大内容,从上台到站定这个过程中你得走的稳,走的快,走的好看,少了一点都会让人对你的印象分大打折扣,那样的话就算后面的朗诵再怎么优秀也很难得到一个很高的分数。
所以至少现在孙赋雨是开了个好头,只要后面的表现不是太拉跨应该能赢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18级汉语言文学1班的旁听生,国防军事学院2018级新生孙赋雨,我今天要朗诵的题目是,《青春中国》。”
听到孙赋雨的自我介绍其实几位老师都愣了一下,他们没有带18级的课所以没见过孙赋雨,听着他这么一说才想起来今年确实有几个国防军事学院的旁听生在他们学院旁听来着。